本报高级记者王选辉
免费领奖的进度条已经达到100%。再次分享帮助后,进度条变成了99.99%?这是很多消费者都遇到过的困惑。当各大电商平台大力推广“免费有奖”时,规则不透明等乱象被吐槽:“看来‘开刀’永远在路上。”

2020年3月15日上午,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召开2022年消费维权信息发布会。会上,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电商平台App有奖销售活动消费体验测评报告。
测评报告显示,20款电商平台app中,有14款有“免费领”模块,占比70%。在14个“免费领取”模块中,有3个模块的规则不透明,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20个电商平台app中有14个有“免费领”模块,占比70%。“自由领”乱象:进度100%,“割一刀”已达99.99%
测评报告显示,根据测评,选取了20款常用的电商平台App(以下简称“电商平台App”)进行对比体验,选出了淘特(砍价0元)、美团(新人一键获赠)、Suning.cn(0元试用)、当当(免费领)、拼多多(免费领)等5款关注度较高的“免费”机型。
志愿者作为普通消费者,围绕相关测评内容和指标,分别体验了上述电商平台App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评估报告称,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规定,被评估电商平台App中的“砍价0元价”、“0元试用”、“免费收货”等“免费收货”模块属于典型的有奖销售。
通过体验发现,电商平台App有奖销售活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邀请好友帮忙砍价或帮忙分享”的方式上。Suning.cn(0元试用)和当当网(免费)并没有明确表示有多少人需要帮助才能获得试用,只是含糊地表示一些帮助会增加申请“0元试用”的中奖概率。
14个电商平台App“自由领”模块中,有9个需要好友帮忙分享,占比64%。品多多(免费商品)没有具体说明要多少刀(多少人帮忙)才能获得免费商品。志愿者发现,开始帮忙砍价时,有“只有00.00%免费,订单成功免单”。这时候砍价进度条是100%,然后他们要求分享帮助然后送金币。抽奖结束后,进度条变成了99.99%。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在有奖销售前,应当明确公布奖项类型、参与条件、参与方式、抽奖时间、抽奖方式、奖品金额或者价格、奖品名称、奖品类型、奖品数量或者中奖概率、兑奖时间、兑奖条件、兑奖方式、奖品交付方式、弃奖条件、组织者及其联系方式等信息,不得变更或者附加条件。
测评报告指出,显然,本次测评中部分电商平台App未按照上述规定在有奖销售前明确公布兑奖条件、中奖概率、兑奖方式等有奖销售基本信息,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测评报告指出,14家电商平台的“免领”模块中,有3家涉嫌违反中标产品售后服务规定,占比21%。如“免费试用和后试用不支持换货服务”、“商品由商家提供并交付,拼多多不承担任何与商品相关的纠纷(包括但不限于商品信息、商品本身、商品交付等)的责任。”“活动奖品已送出,不予更换”等格式条款属于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涉嫌违反上述规定,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14家电商平台的“免费领”模块中,有3家涉嫌违反中标产品售后服务规定,占比21%。抽奖式销售乱象:“中奖一百次”的奖品疑似真品。
志愿者在抽奖销售的体验中发现,在一个标注为“中国电信营业厅”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一台售价2680元的高端智能AI扫地机,在中得一等奖(2300元优惠券)后,被人拿走了380元。
体验的结果是惊人的。20名志愿者都不是第一次获奖,都是第二次获得一等奖。真的是“百里挑一”。接着,志愿者们体验了一台获奖的创维品牌高端智能AI扫地机。
体验中发现四个问题:设备轻,塑料感强;平台标有2cm越障,实际很难实现;平台标着吸力大,实际上做不到;无法实现智能清洗路径。这也让人怀疑2680元标价的真实性。
根据评估报告,经营者不仅要明确兑奖概率等信息,还要告知奖品的基准价。根据《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经营者打折或者降价时,应当以方便消费者知晓的其他方式标明或者提示打折或者降价的依据。未标注或者未标明基准的,折扣、降价以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同一经营者在同一经营场所的最低成交价格为准。前七日内无成交的,以本次促销活动前最后一次成交价格为基础打折降价。”
评估报告认为,经营者虚假标注基准价,以抽奖方式诱导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涉嫌价格欺诈。但其平台上并没有该产品的相关销售记录。
根据经验发现,这类抽奖销售活动主要出现在各大社交、支付、外卖、手游、问卷平台,也出现在部分商家的电子发票系统中。
消委会建议,加强对“免单”和“百发百中”的监管。
针对上述情况,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福建省消委会表示,作为电商平台经营者,消费者想找人“砍一刀”,在消费者朋友圈传递一条营销信息,将营销广告金额转化为赠品或价格折扣,这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其运营机制不透明,涉嫌诱导、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
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认为,鉴于电商平台上“免费拿货”、“赢尽一切”的活动数不胜数,除了鼓励消费者维权,监管也应尽快补齐。目前电商平台有奖销售及相关消费的监管还存在一些盲区。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网络交易平台设立有奖销售的实施细则和网上审核机制,特别是对吸引人群、间接销售的模式,加强防范,确保有奖销售活动机制合法透明、过程公平公正、奖品货真价实。
此外,消委会认为,“免费领”的目的是通过社交裂变赢得新客户,而“百招制胜”是通过推广增加收入。但无论如何,其本质不应该是利诱,而应该重视消费体验的分享,分享用得好、喜欢的商品,从而形成真正的消费群体,增加购买力。
但是,一些平台为了吸引客户,故意夸大砍价成功率等数据,诱导消费者对成功率产生错误认识,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砍价任务。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始终践行“消费者至上”的理念,诚信经营,全心全意服务,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建议,面对各类有奖销售广告,消费者应理性分析广告内容是否真实可信,看清广告中是否明确说明活动内容,包括奖品种类、参与条件、抽奖方式、奖品金额、中奖概率、兑奖方式等具体信息。,并谨慎判断奖品的实际价值,防止有奖销售成为骗子陷阱。作为消费者,要警惕此类电商平台经营者的过度营销套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购物,不要贪图小便宜而贸然购买。不要抱着游戏心态沉迷于各大电商平台的“免费领”、抽奖优惠等活动。
责任编辑:唐摄影编辑:史佳慧
校对:张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17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