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

民办高校作为地方应用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湖北商贸学院创建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民办高校之一。多年来,湖北商贸学院金融专业立足民办高校实际,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协同”教育理念。依托学校应用型财经类院校的特色和优势,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强烈社会责任感、优秀职业能力和敏锐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人才。

湖北商贸学院金融专业于2004年获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2015年被批准为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9年入选湖北省首批一流重大建设点,培育省级一流课程、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优秀教学团队、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省级示范实践基地。近年来,金融专业探索多方教育资源协同、多维度综合培养、多阶段递进成长的人才培养路径,不断整合学校、企业、行业、社区等四大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了“四协同、四拓展、三递进”(简称“四四三”)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丰富了教育知识和能力供给,拓展了人才培养空,优化了培养流程,促进了人才培养。

第四,协同优化人才教育资源

学校成立了由高校、企业、行业、社区等20余家机构协同的“金融专业协同教育联盟”,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课程、实践基地等机制,将四大优质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近年来,学校更新了金融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与长江证券、财新数据、财新证券等公司建立了20多个实习基地,开发了3门校企合作课程,在湖北省证券期货业协会的指导下建立了全国证券投资者教育分基地。作为民办高校,学校加入中国金融教育基金委员会,携手马庄院等社团建设新经济青年社会实践基地三个,两名教师入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机构百名优秀教师”。

第四,拓展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金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专业建设的抓手。与学校四方协作组织共建多种形式的教学、实验、实践平台,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由“学校主导、课堂情境”向“多方协作、应用情境”的转变。通过“学竞赛、学研究、学应用、学创新”四个结合,将专业竞赛、专业研究、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从知识体系、专业素养、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四个维度完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五年来,8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各类专业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学生承担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培训项目65项,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等省级奖项151项,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10项。长江证券、财新数据等合作企业对学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三,逐步拓宽人才培养空间空

金融专业依托四方协同教育资源,实施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到个性化教育的递进式人才培养流程,构建基于OBE理念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金融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财富管理、证券投资分析、保险经营与管理等四大方向选修课群模块。学生选择课程群模块自主学习;设置覆盖8个模块、10个学分的创新创业学分,创新创业实践、专业竞赛实践、社会实践为必修实践学分;2017年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实验班,2020年增加具有证券特色的长江班,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2021年,首届金融科技创新实验班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比例将达到45%。

“四四三”人才培养路径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校-校、校-企、校-商、校-社”四方合作,将人才培养书写在湖北大地上,将能力培养融入企业生产,将价值塑造融入社会实践,使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齐头并进,创新了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受到各方关注和各界赞赏。

(作者:陈徐若愚)

(广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3348.html

      
上一篇 2022-10-11
下一篇 2022-10-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