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是哪里(花都是哪个省会)

一座城市,

文化是它的灵魂。

花有美景,虽然建制只有300多年,但这片土地上已经有人居住了几千年,留下了一段段彪炳史册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美丽传说。

今天,

顺着作者的话来揭秘花都名字的由来,

了解我们生活的土地~

花都区原名花都市,花都市之前是华县。华县的名字源于华山,华山的名字更像盘古。这是笔者反复考证后得出的结论。

“山高皇帝远”

面条以前叫盘古地。

一千五百年前,“南海古国”遗址位于今天花都区北部的天梯上。当地的瑶族和客家人普遍信仰盘古,在高百丈山上建了一座盘古庙,称之为盘古①。明朝弘治年间(约1488-1505年),官兵镇压信仰盘古的瑶族,烧毁当地盘古庙,“盘古国”的称号并不存在。明朝的统治者认为天梯周围的地区从此安全了。谁知日后,这里聚集了1000多人,拒绝服从政府的统治。

2018年中国盘古王民俗文化节(十陵)资料图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是为了躲避恶霸、贪官、酷吏的迫害,在中原大乱时期,以及专门反对政府的武装力量而移居到这里的...他们虽然不同,但有共同点,就是反对封建统治者。

地处南海、番禺、从化、清远等县的交错地带,山高、林密、谷深,绵延数十里。地势险要,县令使其无法管理。俗话说“山高皇帝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山傍林,长期与官兵对峙,常常把前来征讨的官兵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他们说,虽然没有盘古国,但还是盘古地,政府管不了。外人也称之为盘古。

Xanadu

“旧名盘古,更名华山”

清代编纂的《华县志》记载“旧名盘古,名华山②”。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在周迅(今徽州)一带,有一支以廉福宁、吴万雄为首的反清武装,迁入位于天梯上的盘古,建立了“花草堂”。为什么要变成「花山寨」?本来很简单,因为他们以前定居增城华山墩村的时候就有这个名字。当他们进入盘古地时,他们看到这里就像华山码头一样,而且山景更加美丽,所以他们在定居村庄时保留了原来的名字。

高百丈风景

这支队伍是在事先与当地民众协商后来到这里的,条件是维护盘古人的利益,共同抵御官兵的入侵。但很快,当地人一听说要把这个地方叫“华山”,就有了意见,坚持要叫“盘古地”,差点闹翻。好在这支队伍的领队连福宁是读过一些书的。他给大家解释说,这里风景很美,山花烂漫。人们开垦荒地,狩猎,饲养动物,不用向政府缴纳苛捐杂税,也不用向地主出租。这是古人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是“世外桃源”安居乐业的地方。这里叫“华山”,就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大家听了他的话,都觉得有道理,便一致同意“旧名盘古,也华山”。

然而,这支队伍并不是一个守法的民族。当他们的报酬不足时,他们也会下山抢劫别人。于是,官府将华山称为“贼窝”、“匪窦”,多次派兵镇压。但由于不了解山的地形,多次遭到登山客的伏击,无功而返。连清朝都知道这是个“叛逆之地”,很难被敬畏。由此,华山声名鹊起,远近闻名。

离开“花”的美丽

去“山”之“贼”,立华县。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南海黄岐山举人黄世龙(设立华县时,划归华县)联合十几名学生,向广东巡抚李时珍呈上了《建县建议书》,提出了《华山设县建议书》。主要认为华山是多郡纵横交错之地,各郡要么互相推诿,要么无力管辖,难以平定。还不如就地设郡,有政令到位,才能平定,既能维持长期治理,又能增加税收。

李时珍采纳了《建县建议书》,起草了《请建县》,准备报请清廷批准。既然要建县,就得有个县名。当初取名“华山郡”,但李时珍的一些幕僚反对,认为华山是土匪之地,用它的名字不吉利。也有人说华山这个名字很好。为了平定“叛乱”,称之为“花山县”没有错。李时珍权衡双方意见后,认为不如留一个“花”字,意为“以德治国”,再去一个“山”字,意为除掉山贼,就叫“华县”。经他这么一说,意见不得不统一了。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设立华县,清廷批准更名。“郡名拟为‘华县’,敕准:‘如议’。”(清廷首席秘书回复)。花县区,除了花山区,还有番禺和南海两个县。县城位于华山脚下,故名花城。以后华山被统治。

“花都”这个名字很好,但是很麻烦。

1949年10月华县解放,进入20世纪80年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根据1986年《国务院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通知》和《关于市领导县情况的报告》,滑县在1990年底已经达到设市标准。1991年,滑县人民政府向上级政府请示撤县设市。这个请求很快就会被批准,这是理所当然的。但由于城市名称的不确定性,这耽误了审批时间。

滑县解放

一般来说,县名改为市名时,只能将“县”字改为“市”。而华县是单字名,所以变成了花市,很容易被理解为花市。后来又提出叫“化州市”或“花城市”,但未获省地名委批准。由于花城已经是广州的好名字,有借用的嫌疑。化州在汉语拼音上与广东化州现有地名相似,所以在英语口语中很难区分。后来被举报为“新化市”,又因为和湖南的“新化市”一样,国家地名委员会不同意。

1993年3月,滑县政府委托滑县报社和滑县广播电视台发布征集市名通知,拟保留一个“华”字号。短短十多天,收到县内外人士投稿923篇,推荐城市名称136个。其中推荐名为新化市、花都市、花垣市、光华市、绥化市、花秀市。经过花县各界十余名代表协商遴选,最终命名为“花都市”。

在推荐信和评论中,对“花都”二字有多种解释。尤其是一朵“花”,大家都很期待。有各种美的说法:“如花似玉”、“打扮得漂漂亮亮”,形容美得婀娜多姿;“花如锦”“花团锦簇”,呈现出五彩缤纷、欣欣向荣的景象;“百花齐放”、“百花齐放”象征着共同繁荣、共存共荣的包容精神;“花样年华”和“少年”指的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花满月”、“花满楼”、“花满楼”,比喻美好的日子和家庭幸福…

1993年10月13日,花都举行了隆重的撤县建市仪式。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杜”字,这也是一个有见地的选择。根据字典解释:首都,地区名称,小城市,大城市;也就是大都市,人和商品聚集的地方;首都是一个大城市,是一个大都市。这也表达了人民要把花都建成大都市的愿望。甚至有人说,法国巴黎也被称为花都,是世界闻名的华丽城市。“花”这个名字也象征着繁荣和美丽。

总之,“花”这个名字展现了一种华丽、繁华、世界性的风格,具有新的时代气息。这也是花都人追求的目标。同时,这一名称与华山、花县等旧称一脉相承,并在含义上有了新的发展。

1993年6月18日,国务院发出《同意撤销花县,设立花都市(县级)》的指示。

批准文件

撤市设区

花都并入广州大都市。

撤县设市,花都只是由广州管理,并不是广州真正的一部分。花都名字的意义只是一个宏大的愿望。

2000年撤市设区。

20世纪90年代末,广州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成为中国现代化中心城市之一,向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迈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扩大区域资源。1999年,广州市政府请求省政府将番禺、花都并入广州,撤区设区。经国务院批准,2000年两市列为区,由广州市直接管辖。广州的面积一下子翻了一倍多,花都区融入了广州这个现代化的中心城市,成为了真正的一朵花。

2017年12月28日,花都首条地铁线(地铁9号线)通车。

花都撤市设区已经19年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新白云国际机场已经在花都区很多年了。海、陆空交通网络的形成,将花都区的交通条件提升到了非常优越的位置。再加上不断优化的生态环境,在广州“北优”战略的指引下,花都已成为适合创业和生活的宝地,国内外投资企业蜂拥而至。

目前,花都区已建成一批可持续发展、具有国际声誉的支柱产业——汽车城、金银珠宝城、皮具城,新机场周边物流业、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在这些大产业的带动下,花都区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花都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繁荣的城市。

笔者多年研究花都区名称的由来,深感其意义。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缩影。毛主席说“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今日”,把中国的起源解释得非常简单。

花都区的名字源于盘古地,完全符合“自盘古开天地”的说法。说明今天的花都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今天花都区的现代发展和盘古神话民俗层出不穷,新旧并存,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证明了盘古大无畏无私的开天辟地精神仍然是现代花都人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

最具代表性的是十陵镇,被称为“中国皮革之都”、“中国盘古王文化之乡”。是时尚文化与古代文化巧妙结合的典型!

广州花都出版编辑部

来源|今日花都

文、陈、、涂等都曾在广州花都出版过。

你想看吗?

权威|娱乐、学徒、奖励、购买、旅行,花都五月大型文旅系列,不要错过!

【交通】王庭大桥通车后,看看交通情况~

【重磅】花都大道、新百广城际传来好消息!离开口又近了一步!

权威|大岭片区已进入拆迁阶段,未来将建设高品质生态居住区!

发布|广雅中学、仁济医院、老旧小区微改造……2019年十大民生问题进展如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34566.html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