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怎么死的(司马昭最后的结局)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来自百度


公元255年正月二十八日司马师死于许昌,终年48岁。

人皆有死,司马师无论篡位成功与否,早晚都会死。这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在熟悉了这个三国两晋的时代之后,发现司马师死的方式很奇怪,很多巧合都凑在了一起,所以让人觉得司马师不得不死,但是就是这样一种方式死在这一年,还是很值得探究的。

按照司马家的传承,祖父司马方活到七十岁,父亲司马懿活到七十三岁,叔父司马孚还健在,八十多岁。所以他们在司马家有长寿基因。四十八岁在他们家绝对属于壮年,但是他死了。他的死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不仅改变了他们一家的命运,甚至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虽然史书讳莫如深,尽量只给后人留下司马师的正面形象,但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而我,则把这些零散的细节串起来,捡起来,突然意识到司马师之死的真相就在眼前。

所以不敢特殊化,让我来解释一下,和同行讨论一下。

司马师出生于公元208年。

今年是鼠年。曹操基本统一了中原。汉献帝任命曹操为丞相,随后曹操伐孔融,发兵荆州,赤壁之战开始。

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强迫司马懿在丞相府工作,司马师跟随父亲来到了帝国的都城、汉献帝的宫廷所在地许都。

虽然整个汉朝呈现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特点,但山东、山西、河北、河南乃至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基本上都在曹操的统治下安定下来。首都已经恢复了一些活力,有高级官员和达官显贵,还有一个大型的家庭聚会。

还有一个原因是曹操有自己独特的政策,就是通过控制人质来控制部署。简单来说,他的高级将领都没事,不能带家属,尤其是长子,必须留在京城。

司马懿在丞相府工作,而丞相大部分时间都在邺城,遥控着很多都城。所以司马懿和司马师父子不常在一起。司马懿跟随曹丞相南征,司马师带着大户人家的子弟在许都年复一年地长大。

虽然说是人质,但是曹丞相还没有紧张到把人质全部锁起来。相反,你要用特招,优先扶持,愿意干嘛干嘛,包括但不限于欺男霸女,买卖,除了不准离开组织监控范围。所以,贵族家庭的孩子享受豪车、奢侈、奢侈,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是很正常的。

但是吃饱了就觉得不舒服,就搞点花样,导致名字很多。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看起来很有美感。以至于南北朝以后,唐宋元明清,甚至民国,都有疯狂的人向往。

所谓魏晋风度,有很多方面。本文主要分析司马师之死,先往这个方向说吧。那么就不得不提魏晋风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引擎——武士三。

五石粉就是五种石头:钟乳石、石硫、白石英、紫应时、埃洛石。

就像西地那非最初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一样,张仲景发明了乌石散治疗伤寒。同样,西地那非对心血管疾病也没有太大作用,但副作用却令人鼓舞。很少有人把乌石散治疗伤寒的作用当回事,但它的副作用却在中国家庭的贵族圈里流行了一千年,直到唐朝还有人在用。

为什么这东西这么好?

是一个名叫言和的英俊少年发现了乌石散的神奇功效。这个言和太棒了。他是何进的孙子,应该叫汉献帝这边。没关系。我不知道言和有多美。反正曹操是招了。于是言和成了曹操的蛀虫干儿子,成了曹丕和曹植的亲兄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知道是因为这块小鲜肉太新鲜了,曹爱不释手,还是妈妈太新鲜了,何燕姿被妈妈看重了。反正曹操觉得做他的继子还不够,还娶了自己的亲妹妹金香公主,也就是曹操的女儿。于是又成了魏的妻子。

言和不仅英俊,而且有学问。是真正的学习,不是作弊。因此,言和不仅引领着首都的时尚界,也引领着文学界。通过这种方式,你应该感觉到言和吸引了多少注意力。

魏晋时期,不仅名士狂,就连大家闺秀也不寂寞。言和的女粉丝汹涌向前,让金香公主恨得牙疼,因此夫妻关系也不好。言和更纵容报复公主。

古语有云,一个人浑身是铁还能打几个钉子。虽然言和精力充沛,但他小小的身体承受不了。病入膏肓,后来又逢凶化吉,发现了五石散的神奇功效。他声称服用乌石三后,身体大为好转,精神也开朗了。这在北京引起了轰动,大家都抢着拍。多年的烦恼一下子就解决了。

担心了很多年,你知道。

曹丕不太喜欢言和。说他“假的”真的很侮辱人。言和也没办法,他哪敢招惹曹丕,所以不太敢出风头。

魏晋首都洛阳城洛阳城,魏晋的都城

但这并不妨碍言和在政坛上游荡并学习了两届。如前所述,言和不仅仅是一个衣架子,他的肚子里也有真正的天赋。这么说吧,言和就相当于京城文化圈的王朔。

当时他们学校有“从四个方向延伸到三个方向”的理论,可见其活跃程度。这些数字加起来应该是15人。找了很多资料,发现这么多人:夏侯玄、诸葛诞、邓倪、言和、李生、丁密、毕贵、刘茜、孙密、韦烈等等。其中5个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名字。他们觉得自己被抹去了。反正里面应该还有一个名字——司马师。

司马跟着言和。当然我有很多证据,因为我不写论文,就不一一列举了。看起来很无聊。

此时司马师二十多岁,正值壮年。锦上添花的是,司马师娶了夏侯家的小姐夏侯惠。

熟悉三国的读者都知道,夏侯家族在三国时期的地位仅次于曹家族。夏侯惠是的女儿,是夏的侄子,官至正南将军;她的母亲是曹真的女儿。她虽然和曹操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也是无五衣之家。她幼年丧父,被曹操收养。所以,人从父母的哪一面都可以被称为天荒贵族。

《晋书》说司马师儒雅,夏侯惠儒雅博学——两人都儒雅。“皇帝每做一件事,都要有计划”。

帝指司马师。他说,每当他有什么想法,想做点什么的时候,夏侯小姐都会策划,协助他。

你在做什么?

司马师此时最忙的事情是什么?它在说话,它在评论当代的人物;就是和一帮贵族子弟喝酒,闲逛,打扮,去名山大川寻仙。

《晋书》记载:“早期,夏侯玄、言和等名将兴盛,司马敬王也曾预言。”司马景王就是司马师。

言和评价说:“唯有深居简出,故能明天下之志,夏侯太初也;唯数也,所以能成天下大事者,司马子渊也;但是上帝也不能不速而至。我听过他的话,但没见过他。”

这是引用《易经》引申出来的,可以由表及里的把握天下人的思想。只有夏侯玄能做到;只有司马师才能知道真相,领导世界。

由此可见司马师在北京文化圈的地位。

既然是这样的核心,他应该参加北京所有时尚人士的文化娱乐活动,所以拿五块石头去散是一定的。违抗你的人是反动的反潮流。你不时髦谁陪你玩?

从司马师的婚姻状况来看,他也是放弃了。

司马和夏侯惠结婚后,短时间内生了五个女儿。为什么是短时间?因为夏侯惠二十四岁就死了。按照一个孩子半年的速率,五个女孩需要八年,于是夏侯小姐十六岁就嫁到了司马家,两个人也没闲着,只是忙着造人。由此也可以推断出司马师强大的造人能力。

但是一旦吃了五石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衣服很舒服。我会进入一种忘记一切的状态,我会觉得很high。想想在这样的状态下做那份工作。哇,热得想都不敢想。

休息一下是很舒服的,但是有很多规则是必须在休息后逐一执行的:第一,休息后一定不能躺着不动,要走动。魏晋时期,名士最喜欢散步,称为“散步”。其实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喜欢运动,而是因为他们懒,躺着,命就没了。不知道后世的起源,但出门散步也叫散步。

除了走路,还要特别注意吃穿。吃了之后全身发烧,然后就变冷了。症状很像轻度疟疾。但是,如果他们吃热的食物,冷的时候穿厚的衣服,他们一定会死。他们必须穿薄衣服,吃冷食,往身上浇冷水。因此,乌石散也被称为“寒食粉”。按照书上的说法,就是“冷衣服,冷饮料,冷食物,冷睡觉,极寒为好”。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喝酒一定要趁热,酒一定要好喝醇厚。吃了之后就忍不住吃了。你必须吃很多。“不能吃太多。”而且吃药的还不能穿新衣服。因为服药后人的皮肤特别敏感,容易磨破,新衣服又硬,所以魏晋名士大多讨厌新衣服,更喜欢穿柔软的、没有上浆的旧衣服。它们不仅要老,还要宽,省得磨皮。最好也不要穿鞋。如果要穿鞋,穿木屐,减少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但是这些多年不洗的衣服会滋生虱子。在魏晋时期,聊天时把手伸进衣服里抓虱子被认为是高雅的行为。

这就是鲁迅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的“魏晋风度与文章、药与酒的关系”。

鲁迅说:“我们看晋人的画像和当时的文章,就知道他衣服宽大,没有鞋子。我们觉得他一定很舒服,很优雅。其实他心里很苦。”


鲁迅说:“不注意药性,就会死,或者至少会很痛苦,或者会发疯。”原本聪明的人也会变成痴呆。所以你知道了医学的本质,你就有救了,而且你家里大部分人都知道医学的本质。晋朝的人大多脾气不好,狂妄自大,疯疯癫癫,性情暴戾,大概就是因为吃药的缘故。比如一只苍蝇惊扰了他,他却拔剑追赶;就算说话也要得过且过,有时候都快疯了。但是到了晋朝,还是疯了比较好,大概就是因为吃药的缘故吧。"

司马夏侯惠夫人死的时候才二十四岁,司马师二十七岁。但此后司马师又娶了两任妻子,却始终无法生育。古代有很多生孩子的方法,但是司马师再也没有生过孩子。我想是因为分手。

大家族的未成年子女一般在家工作,不容易接触到社会。古人结婚早,生孩子的工具多,所以没有充分认识到吃药杀精的危害。

但是拿走的后果被著名的皇甫谧记录了下来。

皇甫谧也很轻松。他说他遭受了可怕的痛苦:“全身发烫,内心在燃烧。隆冬时节,光着身子吃冰,让夏天更加难以忍受。像疟疾和伤寒一样,他全身浮肿,四肢酸痛,只能放声大哭。”他实在受不了了,只好拿刀自杀。他姑姑极力劝阻,他才活了下来。

皇甫谧本人是学医的,他应该会治疗很多人的疾病。他记载:“很多人犯了发散性错误,死了。我的宗亲兄弟,痛得舌头都掉到喉咙里了;王,东海人,背上生了疮;陇西新长旭,里脊完全溃烂;蜀郡的赵公烈,结果中间那桌六个亲戚都死了。都是吃了冷食粉造成的。虽然我还活着,但我仍然挥之不去,成为笑柄。”

服用后的危害是痈,即疖子、溃烂。

司马师因为眼睛生疮,刚做完手术就去世了。东南野战军司令员吴和军区司令员文钦一起造反。

吴旗帜鲜明很有号召力,司马师也不得不亲自带病上阵。

文钦的儿子杨文真是项羽的勇者。这个小家伙当时才18岁,趁着夜色带着敢死队攻打司马师的乐嘉城(今河南项城)。

杨文在晚上敲鼓的时候攻占了乐嘉的城门。城里的军队不知道外面有多少军队攻城,慌了。

司马师也慌了。情急之下,他受伤的双眼爆裂,眼压过高,眼眶爆裂。司马怕被人知道,就把被子咬得紧紧的,咬得粉碎。

可以推测,此时司马师的肌肉已经溃烂,眼睛也没有多少力量来束缚眼球了。

看起来真的很痛。

但是,司马师毕竟不是什么有钱的公子哥,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于是,痛苦被忍受着,留在洛阳的司马昭赶到了这里。兄弟二人恰好在许昌相遇,被认为完成了司马家的权力交接。

这一年,司马师48岁。按照他们家族的基因,司马师这个年纪不该死。这样一来,老司马懿精打细算后的周密部署就被打乱了,不仅影响了魏晋之交,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有兴趣的话,我写个报告,详细给你讲讲司马家的百年。

本文只是想证明司马师死于服乌石散。不知能否得到您的认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34971.html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