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家(中国当代十位小提琴演奏家)

这把85岁的小提琴,由于岁月的流逝,身上有了斑驳的痕迹,但经过岁月的洗礼,也闪耀着温暖的光泽。它是著名音乐家、前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谭于1935年在青岛创作的。它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由中国人制造的小提琴。上海乐器展小提琴馆明天将举行“中国第一把小提琴”捐赠仪式。这把小提琴将由广西南宁华侨实验高中退休教师廖超杰捐赠给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

“中国的提琴制作事业从零起步到如今称雄世界,这是我们国家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缩影,也是中国文化事业、音乐事业发展的缩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华天礽告诉记者,眼下的中国已是全世界最大的提琴制造国,也正在成为提琴制造强国。“回首小提琴制作事业在中国的发展,谭抒真先生是绕不开的名字。我们不能忘却这些为所热爱的事业倾注了赤子之心的前辈音乐家。”“中国的小提琴制作事业从无到有,现在独领风骚,这是我们国家巨大变化和中国文化音乐事业发展的缩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华天only告诉记者,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生产国,正在成为一个强大的小提琴生产国。“回顾中国小提琴制作的发展,谭先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倾注了心血的老一辈音乐人。”

从《第一首》到《最后一首》,他用一生的时间践行着对小提琴事业的真挚热爱。

1935年,年仅28岁的谭在青岛制作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小提琴。2002年去世的那一年,95岁的他做了人生中最后一把小提琴。“我这辈子一刻也离不开音乐。没有音乐的生活失去了动力和乐趣。音乐就像空空气和水。我无法想象没有音乐生活如何继续。”就像谭自己说的,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来练习自己对音乐和小提琴最真挚的爱。

回顾谭的一生,就像回顾中国小提琴工业近百年的历史。作为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小提琴家和小提琴制作家,上海见证了谭一生中的许多重要时刻。1907年生于青岛,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音乐学院和上海美术学院。1927年加入上海工业部乐队担任演奏员,是第一位加入该乐队的中国小提琴家。自1949年以来,谭在上海音乐学院的领导岗位上工作了53年。他和贺绿汀等领导一起,把上音建成了一所享誉世界的音乐学院。

小提琴传入中国很久了,而且都是外国制造的。中国人不会制造也不会修理它们。1924年,谭在青岛学琴时,有一次琴坏了,只好拿到上海修理,花了60元巨款。修了一个多月,他拿回来不久又坏了。“那一刻,老师深深地感到,弹钢琴的人一定要学会怎么修”,华娜说。于是他想着自己修理小提琴,并设法从国外买了一本制作小提琴的参考书,订购了工具和材料。那时,谭在青岛认识了一位会拉小提琴的美国大提琴家希勒。他们经常一起研究制作小提琴的技术和方法。就这样,谭在青岛制作了他的第一把小提琴。

谭做的第一把小提琴现在在哪里?广西退休教师廖超杰最近去上海寻找谭的家人。原来,他从广西文化馆的一个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把疑似谭制作的小提琴。经谭家人和上海音乐学院有关专家鉴定,确认这把小提琴是谭于1935年制作的。这架钢琴上贴着一张手写的标签,上面用工整的英文印刷体写着“仿约瑟夫·瓜内利1741谭·舒针1935青岛制造”。

“从标签和这把小提琴的特征来看,这把小提琴的真实性是毫无疑问的,是谭于1935年在青岛创作的。也是中国人在中国制造的现存最早的小提琴。”华威说。

建国以来,上海为乐器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2年深秋,在华山医院的病房里,谭说他想家了,想念家里的小提琴,想拉几首喜欢的曲子。说话间,他揉了揉左手,手指轻轻弹了进去空。谁也没有想到,这是谭先生最后的清醒时刻。第二天,他陷入昏迷,直到11月28日去世...一代小提琴大师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为中国小提琴制作留下了无尽的财富。

◆钢琴内部的标签用英文写着“仿约瑟夫·瓜内利1741谭·舒针1935青岛制造”。

中国成立后,国内音乐学院缺少乐器。1950年,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乐器工作室,时任上音副校长的谭兼任乐器工作室主任,制作乐器。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厂成立。由于在乐器制作,尤其是小提琴制作方面成绩突出,上音受轻工业部委托,为全国培养小提琴制作人才。从全国各地选拔的15名小提琴演奏家在上海接受培训,并由谭·指导。他们将来会成为全国各地小提琴厂的负责人。其中,来自广东的陈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小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得金牌的小提琴手。

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厂设计制造了一套12个尺码的小提琴,比国外只有6个尺码的小提琴更丰富、更准确。1959年,乐器厂生产了一套用象牙和乌木镶嵌的弦乐四重奏。田华说,这首弦乐四重奏代表了小提琴制作的最高技术。“今天看起来依然辉煌,其制作水平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世界一流的。”

上海理应站在中国小提琴制作的最前沿。1978年,上海音乐学院率先开设小提琴制作专业,面向全国招收十名学生,分两届。谭以71岁高龄亲自授课,开创了音乐学院开设乐器制作专业的先河。随后,全国各地的音乐学院也相继开设了乐器修理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乐器制作专业人才。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上音还派遣乐器制作专业的学生出国深造,使中国的乐器制作专业水平很快与国际接轨。2019年,仅乐器修理专业就培养了4名硕士、42名毕业生、105名进修生,为我国乐器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蒋芳

来源:文汇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35131.html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