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不断扩大,新场景大量涌现,整个体系初具规模。
运行数字贸易的新轨道
用数字人民币买一杯咖啡,登上VR雪地车体验刺激的高山滑雪,触摸屏幕360度“云”,欣赏故宫文物...在刚刚结束的2021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数字化”无处不在,“数字感”扑面而来。数字服务贸易的新业态、新应用、新趋势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数字贸易显示出巨大的韧性和活力,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复苏和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测算,2020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达到2947.6亿美元,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8.4%,占服务贸易总额的44.5%,比“十三五”初期提高13.9个百分点。
本届服务交易会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首次设立数字服务专区。什么是数字贸易?数字化服务贸易会带来哪些变化?未来,数字贸易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记者走进服务贸易交易会寻找答案。
太和殿被“搬到”服贸会场。
丰富多彩的“云”游打破了时间空的限制。
你的身体活动怎么样?分两步来了解一下。在国家会议中心服务贸易交易会主会场,一条看似普通的“小道”旁排起了长队。
这是一种叫做“多合一活动测试机”的设备。测试者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只需在一个3D传感器前行走6米,就能测出符合测试者年龄和性别的6大类36个评价值,给出“综合评价”分数。
北京朝阳区的沈阿姨今年58岁。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沈阿姨走到设备前,拿出手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立刻收到了“独家行走报告”。“我的行走速度、步幅、抬脚角度都在这份报告里,甚至膝关节的扭转角度,也给出了三条健康行走建议。”
展示这套设备的厂商是日本电气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已经连续五年参加服贸会。“这个装置提出了通过数字化步态特征来改善健康的指导,已经在一些养老院和健身房得到了推广。”该公司策划部经理王慧告诉记者,数字化转型是各行各业的刚需。他们这次展出的亮点是数字服务,包括支持三个领域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医疗保健、企业和社会基础设施。
在交易会上,除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展示可交易的数字服务产品,还有别出心裁的“数字美女”。
金黄的银杏倒映红墙,故宫的秋天有多美?今天,在奥地利和古巴有冰上游戏。冰上游戏里的人都在干什么?不用去故宫也知道答案。
有着60年历史的紫禁城在交易会上首次以数字形式亮相。自1998年故宫信息部成立以来,故宫数字化已经走过了20多年。随着故宫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宫殿建筑和珍宝藏品华丽转身,600年历史的故宫“青春洋溢”。在“文化传承与数字共享”数字故宫体验区,数字文物、数字考古、数字服务全方位展示故宫数字化成果。
“数字故宫”小程序可以帮助游客提前购票、预定展览、AI导游;“畅游多宝阁”小程序以3D互动的形式将故宫600件文物“移动”到观众面前;“全景故宫”小程序通过全景摄影技术拍摄故宫全景图像,打造网上故宫。“比如参观遗址,我们只能停在太和殿外,但在‘全景故宫’,我们可以走进大厅,近距离观看。”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云”之旅不仅可以打破空之间的束缚,还可以打破时间限制。借助VR技术,数字考古使经过回填保护的故宫考古遗址重现在观众面前;戴上AR眼镜,往前走几步,仿佛置身于考古现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10.4万座博物馆平均闭馆155天,参观人数比2019年平均下降70%。各博物馆纷纷“触网云”,将云文化的盛宴呈现在大众面前。
“疫情是文旅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速度和步伐。但是,即使没有疫情,博物馆上‘云’也是大势所趋。”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副主任于壮说。
可追溯的来源,可追溯的数据保真度
数字产业化和行业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
全球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数字产业化和行业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和传输速度的加快,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数字服务为核心、以数字交付为特征的数字贸易正在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服务贸易交易会数字贸易发展趋势与前沿高峰论坛上,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炳南将这一趋势的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数字贸易通过数字技术和数字服务带来了各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催生了大量新的贸易业态和模式,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另一方面,数字贸易通过数据流加强了行业间知识和技术要素的共享,促进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紧密结合,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Kaos COSMOPlat是海尔集团孵化的工业互联网领域国家级双平台。此次,化工、能源、模具、智能控制电子、智能装备等多个垂直行业的12个场景解决方案将在服交会上展出。在kaos的COSMOPlat展区,记者扫描了一瓶日本清酒包装盒上的二维码,原产地、生产日期、物流信息、检疫证明等与跨境食品安全相关的重要信息出现在眼前。
“这是‘万迹云’,具有跨迹功能,覆盖人、货、设备。源头可追溯,去向可查,数据保真。是利用全球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和区块链技术打造的跨境冷链溯源场景解决方案。”卡斯COSMOPlat展区负责人林舒表示,冷链运输是防范疫情输入风险的关键环节。kaos中的COSMOPlat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对接+物联网”的模式,为相关企业在特殊时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方案。
行业是数字化服务的代表,数字化服务赋能各行各业。随着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改造提升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传统产业的相关工作将继续深化。
数字贸易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安全。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触云”上网,这也给了网络安全风险更多的机会。对石油管道等关键基础设施的黑客攻击,在国际上是有先例的。
在网络安全公司Chianxin的展台上,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是工作人员在演示模拟攻击采油厂后的相关预警程序。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设备的控制逻辑已经被攻击者篡改,部署在油罐、压力表、管道等各个关键位置的网络探头。能够实时检测到异常运行信息,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工业安全监控系统并报警,使各级安全人员第一时间注意到异常情况并进行紧急处理。除了应用于生产设备,该报警系统还可用于确保其他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
出口逆势增长3.8%。
数字贸易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在跨境电商领域,一整套涵盖订单、营销、履约、跨境支付结算、跨境物流的数字化服务贸易体系正在形成。
“未来一到两年,我国外贸进出口仍将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跨境电商等数字化新型外贸平台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在交易会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跨境电商推动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数字化进程,中小企业借助数字化新型外贸平台完成数字化迭代,以应对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多样化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跨境电商只是贸易模式数字化重塑的表现之一。数字贸易驱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优化。各行各业都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寻找业务的下一个增长点,创造新的行业格局。
数字贸易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20年,全球数字贸易出口逆势增长3.8%,占服务贸易的62.8%,对服务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8.3%。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预测,到2030年,数字技术将推动全球贸易额每年增长1.8至2个百分点。
在这场新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一直走在前列。《2021全球数字贸易与中国发展报告》指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中国的数字贸易大国地位逐步巩固。出口世界第八,进口世界第七,数字贸易指数世界第九。是唯一进入全球数字贸易发展前十的发展中经济体。
目前,《服务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已基本完成,“数字贸易”首次被列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商务部发布的《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0》报告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数字贸易规模将继续扩大。到2025年,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超过4000亿美元,占服务贸易的50%左右。
数字贸易新场景的出现,也对数字贸易新规则提出了迫切要求。在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前沿高峰论坛上,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副司长王东堂提到,“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贸易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仍面临诸多制约,包括数字服务领域开放程度有待提高,相关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满足数字贸易发展需求。
“放眼全球,大国都在出台数字贸易的国家战略,完善国内立法等数字贸易规则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领域。但全球数字治理体系尚未形成,这将加剧数字鸿沟和数字贸易失衡,影响全球包容性增长。”王东堂说。
目前,我国已出台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批复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支撑和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框架。“十四五”期间,中国将逐步完善数字贸易规则体系,推进规则、法规、管理、标准的制度性开放,积极参与数据安全、数字货币、数字税收等国际规则和技术标准的制定,为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数字贸易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产物,大力发展新型数字贸易是赢得未来数字竞争主动权的战略机遇。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夏寒在交易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大力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巩固数字基础设施,积极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融入全球数字治理体系。
本报记者柴亚鑫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