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第一期先拆哪 雄安新区一二三规划图

9月24日凌晨2时30分,随着村委会办公楼的拆除,雄县昝岗镇官里马湖村175户农房已全部拆除。自此,雄安新区产生了第一个整体拆迁的村庄,备受关注的雄安新区征地拆迁工作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快车道。

雄县关里马湖村拆迁现场。中国雄安官网陈开坤摄

雄安新区征地安置“四统一四分工”总要求确立后,征地安置工作迅速破冰,迅速升温。自9月10日动员大会以来,三个县的干部日夜奋战,在六个重点村做群众工作。党员干部带头申请签约,带头交给拆迁单位拆迁,鼓励群众积极支持,积极申请腾退搬迁。

目前,除雄县官里马湖村整体拆迁、左各庄村拆迁外,容城县河西村已拆迁房屋95间,公庄村拆迁房屋30间。安新县小王营村已拆迁房屋98间,西阳村已拆迁房屋38间。四个村庄也收到了数百份带头搬迁和拆除房屋的申请。三县首批六个重点村移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好运气,抓住欢乐开怀”和“风水轮流转,今年去公庄。一起努力,一起幸福,一起经营千家万户。”“身在小王营,心大。”昔阳无限好,红旗满天飞”...受首批6个重点搬迁村争相腾退、拆迁场面火爆的影响,雄安新区一位“搬迁指挥员”近日写了几首“加油歌”,热情鼓励搬迁的良好开局和火热局面。他称赞新区干部群众“不怕累,不怕苦,战鼓百日。“加油加把劲,比学习赶超都不服气。守住初心,担当使命,国庆献礼英雄。六村,各显其能,明日饮庆酒。”

河西村的人们热情地退了休,搬了家。中国雄安官网记者毛摄

河西村的人们热情地退了休,搬了家。中国雄安官网记者毛摄

忙得如火如荼

“路上堵车,河西村拆迁,都是搬家。”9月22日上午,记者从容城县乘车前往河西村。刚上车,司机就这样说了。果然,从金三角到县城,333省道沿线很多满载家具的货车一辆接一辆驶过,车流缓慢。

从金宝线右转进入乡间小路,沿途布满标语。“和谐搬迁,以人为本”“搬迁安置要争第一,幸福和谐建”“拆旧房建新,让千万家庭幸福”“一把尺子量到底,四制四支管到底”“艰苦日子,旧村换新城”“用绚丽色彩照亮初心,用成绩托起使命”等红色横幅格外显眼。在进村的道路和村口,固定扩音器和移动广播车不断广播搬迁政策。

河北省雄安新区市融东区征地拆迁签约仪式启动仪式。中国雄安官网记者马摄

当天上午,河西村征地拆迁指挥部锣鼓喧天。这里举行了征地拆迁安置签约仪式。陈中山、肖海洋、宋树志签订了征地拆迁补偿合同等协议。

第一个在协议上签字的是71岁的党员陈中山。他家四世同堂,房子400多平米。家里对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很满意。今年3月1日,他们在亮马台乡孟金庄社区租了一套过渡房,希望能快点搬走。但当他得知自己想当“第一签”时,儿子还是犹豫了,劝他谨慎。

陈中山告诉儿子,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以后可以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政策大家都知道,总体来说对老百姓是好的。政策是钢,不是春,新区建设是大势所趋。他说:“我当会计的时候,为村民解决了很多问题。这一次,我会第一个上台签名,然后给你个头。以后大家一定会感谢我过得好。”

目前,陈中山老两口已将所有房屋腾空空。他说,等房子拆了,他就来看看,把过程记录下来,给后辈看看,看看他们对未来新区建设的贡献。陈中山说:“虽然想到自己住了一辈子的房子要拆了有点难过,但为新区做贡献,我也不能落后啊!”

河西村71岁的党员陈中山与台湾签约。中国雄安官网记者马摄

第二个上台签名的是肖海洋。他家四口人,170平米的五间房,耕地,地上附着物等。,而他能拿到100多万的拆迁补偿款。以前,肖海洋从事建筑行业。新区成立后,他转行到白沟当保安。对于签名,村里找到他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他说,“国家政策是一碗水端平,新区建设不像开发商拆房子,可以多付拆迁款。”征地拆迁政策把我们以后的生活都考虑到了。以后有钱有房。怎么能给国家惹麻烦呢?"

肖海洋是出了名的孝子。光是他的收入就应该能保证全家的开销,养活岳父母。“我现在一个月花2000多,家里开销全靠我盖楼时的积蓄。之后老人就有医保,有新房住了。我很满意。”他笑着说:“我更乐意签了,一下子给这样的钱。”

第三位上台签名的宋淑芝是一位76岁的普通人。响应政府号召,他是村里第一批拆房的农民。9月18日协议没签,政府先拆了。这次,他又来签协议了。他说,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早签晚签是一样的,政策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

“与其观望,不如主动出击。”宋树志说,早拆早主动,早拆早选房,早拆的政府给免费搬迁。搬迁政策对老年人有利。现在他每个月只能领到108元的新农保,拆迁后纳入城镇居民社保,每个月能领到2000多元。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搬迁后尽快建设新区更好,就业和工作机会更多,发展条件更好,孩子上学质量更好。

党员干部带头拆除。

宋立科树芝,还有很多农民“先拆后签”,其中党员干部起到了重要的带头作用。9月18日,河西村第一批6户拆房,除了宋树志和小,其他的是村支书小,支部委员段鹏飞、肖禾田,小学老师肖碧林。

河西村村支委肖禾田接受中国雄安官网采访。中国雄安官网记者毛摄

小和田年初在白沟租了房子,现在每天从白沟来河西村上班。为了村里的安置工作,他还停掉了年收入几十万元的毛绒玩具生意,卖掉了设备。18日下午,拆迁队拆除了肖禾田家中占地500多平方米的14间房。

肖禾田的妻子不愿意先打开它。为了不影响安置工作,他以妻子是去白沟过渡房送东西,能够“顺利”拆迁为由,把妻子放了。他的妻子后来生气了,和他大吵了一架。他说:“这次我做主,以后听你的。”这使他的妻子很高兴。事实上,离开他的家乡是很难的。看到房子被拆了,他流泪了,但他说,他看到了未来的好日子。

在安新县,村支书郑和安和他儿子的房子分别于21日和22日被拆除。由于要做大量的搬迁工作,家里的房子已经拆了,新租的房子在白沟。从二十一号晚上开始,就一直住在郑村委会。因为忙于村里的搬迁工作和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他没看就签了安置补偿协议。

68岁的老支书郑同水的房子也被拆了。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支书,他应该带头,耕地补偿款已经拿到了。后来国家会把房子换掉,给我们养老金。现在农村的房子连个水冲厕所都没有。都是旱厕,很不卫生。搬到新区后,都是现代化的新房。搬迁建设新区确实是好事。

63岁的村支委袁来喜和儿子有两套房子。21号拆了一间,23号又拆了一间。他说,23号要拆的房子的铁门已经拆了卖了,但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他和妻子决定在老房子里住最后一夜。说到这里,袁来喜抽泣着流下了眼泪。不过他说征地拆迁政策很好。他和他的妻子为耕地付出的补偿比他一生的积蓄还多。作为党员干部,带头腾空、搬迁、拆除,义不容辞。

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西阳村21日、22日两天共拆迁了20多户。村支部9月22日召开誓师大会:村两委集体承诺9月23日拆除所有房屋,组长也承诺积极帮助村民搬迁。

雄县关里马湖村拆迁现场。中国雄安官网陈开坤摄

雄县左各庄村拆迁现场航拍。中国雄安官网记者毛摄

先锋再次领先。

作为熊静高铁雄安站所在地,雄县官里马湖村、左各庄村已于去冬今春提前搬迁拆除部分农房,保障了熊静高铁和雄安站建设。这一次,“拓荒者”再次打头阵,于23日开始对这两个村庄进行整体拆迁。

早上5点半,关里马湖村北路就停满了车,村口也站满了工作人员。村子周围已经筑起了围墙,挖掘机、大炮、雾炮等施工车辆在村子里来来往往。

负责拆迁工作的雄安集团生态公司负责人表示,官里马湖村和左各庄村的拆迁工作共调动各类施工机械34台套,两村同时展开拆迁,一天就能完成。

此前,7月8日,官里马湖村开始签订移民安置和房屋征迁两份合同。签约三天后,五天内村民全部搬迁。

左各庄村和官里马湖村的拆迁工作分别于9月23日上午7点和8点开始。官里马湖村六个点同时开工,机器的轰鸣声和机械碰撞墙壁的声音响彻全村。由于雾炮车全程参与拆除,拆除一个屋顶,避免了阳光和风的影响,拆除现场灰尘较少,实现了“绿色拆除”。

拆迁工作开始后,官里马湖村的村支书张金榜一一向记者介绍,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他说,我跟村里人熟,每家都知道这是谁家的房子。虽然还没有拆迁到自己的房子,但是听着拆迁的声音就像敲我的心一样,很心疼。但看着高铁站在远处悄然升起,我又骄傲又充满憧憬。他说,他相信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好。

目前,关里马湖村全区175户农房1130亩已全部拆除。左各庄村198户1197亩农房拆迁已基本完成。现场拆迁队预计,经过10天的破碎筛选,3万吨建筑垃圾将得到无害化处理。

历史会记得,关里马湖村是雄安新区第一个“整体拆迁村”。未来,这里将崛起一座举世瞩目的新城,成为高铁片区和河北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屹立在千年雄安的东方。

更多雄安新闻值得关注。

雄安搬迁动员会现场直击!初心凝聚力量,用使命点亮未来!

来源:中国雄安官网

监制:李昌斗

记者:林延兴、冯

编辑:孙

如果你在看,戳这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174482.html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