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曦
疫情之下,缺钱的小微企业主日子不好过。
“银行看到我承包的工程在打官司,就不给我贷款了。”刘女士的心一下子跌入谷底。
53岁的刘女士在大连开了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生意一直很红火。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原本的美好。
受疫情影响,刘女士的一个项目完工后,没有拿到工程款,也就意味着不能按时给工人发80万工资。
无奈之下,刘女士直接将该项目告上法庭。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因为官司没打完,她被银行拒绝了贷款,这打破了她保住公司的最后一丝希望。
在千里之外的另一边,在遵义市区开火锅店的帅先生遇到了和刘女士一样的困境。
曾经,帅先生的火锅店生意红火,几乎天天爆满,迟到的顾客还要排队。疫情爆发后,火锅店的生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时候你就是拍空一整天”,用空虚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对于惨淡的生意,帅先生极为焦虑。毕竟员工的工资要发,火锅店的房租也要交很多。但是钱从哪里来呢?
帅先生想到了银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去银行辛苦了巴尔只贷了5万,交了房租就没了。”
对于急需用钱的帅先生来说,5万元是杯水车薪。目前,他需要更多的资金,但他没有其他融资渠道。看着陪伴了他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火锅店,帅先生很是不爽。
小微企业作为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和骨骼”,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打通细血管,那么大中型企业甚至国企、央企都动不了。”今年年初,总理在记者会上直言小微企业的重要作用。
然而,自2019年底疫情爆发以来,很多小微企业主像刘女士、帅先生一样,一方面客流减少,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却要承担各种成本,现金流紧张,经营压力持续加大。
为了防止小微企业因资金流断裂而陷入困境,近年来,多个政府部门纷纷表态,提出通过信贷政策的调整来解决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2021年7月,央行在《关于深化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工程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有效提升贷款定价能力。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国内头部金融机构都在利用自身的科技手段和实力帮助小微企业发展。
以陆金所控股旗下的小微金融平台平安普惠为例。疫情期间,平安普惠通过迭代升级风控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高的授信额度;突破传统抵押贷款模式,减少对抵押物的依赖,让小微企业也能实现主线抵押贷款;升级“家e贷”、“车e贷”等非接触式金融产品,小微企业主足不出户即可申请贷款业务,申请贷款仅需3小时。
在陆金所控股的一系列升级转型下,疫情期间一些小微企业主遇到了贷款问题。
被银行拒绝贷款的石女士,从平安普惠获得30万元无抵押贷款用于日常经营。帅先生还获得无抵押贷款10万元,用于火锅店日常购买。
01
帮助是为了解燃眉之急。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小微企业难以逾越的鸿沟。在疫情影响下,小微企业的处境更加尴尬。
虽然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增加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但小微金融供给的下沉主要受风控能力控制,风控高度依赖小微经济体基础经营数据的成熟度,导致部分小微企业三无(无报表、无信用评估、无抵押)、三高(高成本, 高风险高定价)由于经营不稳定,个人资质不足,无法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基于此,陆金所控股子公司平安普惠率先采用小微企业主个人信用与企业信用相结合的风控思路,让更多有潜在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主即使没有抵押物也能快速获得全额融资。
51岁的张先生在天津开了一家餐馆。开店6年来,养活了张先生一家四口,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
“我辛辛苦苦经营这个餐厅,我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张先生对这家小店情有独钟。今年1月下旬,疫情卷土重来。为了安全,人们减少了聚集和外出。结果在张先生店里用餐的人少得可怜。
“有时候关店也比想好,但是你下不了决心。”无论是从与店家多年的感情,还是店家曾经带来的可观利润,张先生心里都是拒绝关店的。为了在疫情中生存,张先生和大多数人一样,想到了去银行贷款,但是手续繁杂,额度有限,无法满足张先生的需求。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先生从网上看到了平安普惠的广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在手机上做了一些操作。没想到,他就凭这些简单的动作,拿到了85万元的无抵押贷款。一时间房租、煤电、员工工资都有了着落。
在赤峰某大棚卖柿子的闫女士,原本有6个大棚。今年,她打算从信用社贷款扩建三个温室。
因为没有营业执照,信用社让闫女士找担保人。她不想麻烦别人,于是求助于银行。银行告诉她,只要提供相应的手续,就可以提供贷款,但颜女士放弃了。
“手续复杂,耗时一个月,会耽误最佳种植时间,影响全年收益。”最后闫女士在平安普惠的介绍下获得了12万的无抵押贷款。
“我们农村人一般是借不到就去放高利贷,高利贷能杀人。平安普惠虽然利率高,但是正规公司比高利贷便宜,所以想试试。”闫女士说,这笔钱至少能让她休息一下。
相比张先生和闫女士,因为手续简单,张女士看中了平安普惠的高额度。
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各地都需要建设避难所医院。张女士的家具家电公司有幸中标空调整工程,但资金短缺。张女士既没有钱交定金,也没有足够的钱进货,最后中标了,项目自然不能放弃。无事可做的时候,平安普惠的45万无抵押贷款解决了张女士的烦恼。
“用信用贷45万以上的还是很少的,利息也不高。”简单,额度高,张女士对这次贷款体验极为满意。
02
简单,你可以呆在家里。
疫情当下,“隔离”成了关键词。在此背景下,传统的面对面金融服务模式被更高效、更安全的“非接触式”金融所取代。
2020年6月,陆金所控股子公司平安普惠正式将“家e贷”升级为非接触、零门槛的全程线上流程。这也让平安普惠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房贷一站式O2O线上模式的非银行机构。
升级后的“家e贷”,让小微企业主无需前往线下门店办理贷款业务,即可通过APP完成线上抵押和签约,真正享受“足不出户坐在家里,3小时申请贷款”的服务。
在青岛做化学消毒剂的郭先生,已经享受到了“房e贷”带来的“福利”。疫情期间,消毒产品的数量急剧增加,郭先生厂里的订单量也迅速增加。为了赶上生产,必须增加新的生产线。但厂里有两百多万元的资金缺口,不再允许郭先生扩大规模。
紧急情况下,郭先生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从平安普惠获得了200万元贷款,成功解决了资金问题。
“门槛高,下段快。关键是不用反复补材料,适合我这种急着用钱,性子急的人。”获得贷款后,郭先生深有感触。
在日常贷款中,除了房子,汽车也经常被用来抵押。针对小微企业主业务融资需求“快、频、急”的特点,今年4月,平安普惠升级“汽车e贷”,车主可获得最高4倍汽车估值、最高100万元的贷款额度。
黄先生是批发商,经常需要备货。缺钱是正常的,也是限制工厂扩张的一个大问题。黄先生了解到“汽车e贷”后,决定试一试。
“我不用安装GPS,也不用翻钥匙,这让我感到被信任和尊重。”虽然最后只拿到了不到20万的贷款,但是借了就还了,不用来回跑,可以更专注于业务的便利性和状态。黄先生感到非常满意。
03
监护可以无处不在。
不可否认,科技手段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便捷、简单,但信贷服务全线无法回避的一大痛点是缺乏人性化体验。
怎样才能让财务变得简单而人性化?平安普惠的选择是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
在线上,陆金所控股子公司平安普惠借助远程服务团队和AI客服,为借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线上服务;线下,通过地面服务团队为有大中长期资金需求或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较弱的人群提供个性化、顾问式的“边服务”,向客户介绍和推荐合适的信贷产品和服务。
今年3月,49岁的钟先生因无法在手机上操作贷款,联系了平安普惠的工作人员。让他没想到的是,平安普惠的主管、经理亲自从赣州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安源,教他如何操作。仅仅半个小时,他就拿到了12.5万元的贷款。钟先生对平安普惠的服务态度赞不绝口。
疫情之下,陌生人的小关怀特别温暖。作为平安普惠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不仅是小微企业主的金融服务者,有时还是生活中的陪伴者。
随叫随到,深耕小微,基于16年服务小微客户的洞察,平安普惠深知每个小微企业主在贷款过程中的问题都不一样,这也是平安普惠坚持线下服务的原因。
围绕小微客户行走,一方面可以促进信息对称,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小微客户的信贷需求,为合适的人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全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在金融和财务两个维度“出圈”。平安普惠的线下服务团队对小微企业主的价值不仅仅是销售,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提高融资和理财规划方面的金融知识和能力。
根据陆金所控股2021年度财报,陆金所控股近80%的新增贷款流向了小微企业主。对此,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党委书记纪广恒表示,陆金所控股坚持普惠初心,专注服务小微企业主的融资需求,用科技创新帮助广大小微企业主获得专业的金融服务,解决这一群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打造小微信贷服务的可信赖品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目前,在疫情影响下,小微企业主的未来未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陆金所控股永远不会停止支持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做小微企业主最坚实的后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17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