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分期逾期率上升的影响,哈金控股旗下海尔戴云的教育分期产品“伊雪贷”近日开始紧急收缩。
贾凯财经从多家教学培训机构了解到,积极抢占教育分期市场的海尔云贷“伊雪贷”,在2022年第二季度出现逾期和坏账上升,开始大幅缩减放贷规模。一家全国性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贾凯财经,从6月份开始,海尔云贷的“学易贷”放贷不再像以前那么“积极”了。以前“学易贷”审批速度很快,一般半个小时就能放款,最慢的一两个小时就能放款。然而最近“伊雪贷”贷款的审核放款速度越来越慢,从刚开始的1-2天到后来的3-5天。
另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也反映了类似现象。海尔云贷“学易贷”正在快速萎缩。他们问为什么贷款越来越慢。海尔云贷回复资金有限,每天限贷。那些不贷款的人需要耐心等待。该负责人对此说法不置可否。他说这只是海尔云贷的表面说辞。在此之前,海尔云贷从未出现过“资金短缺”的问题;此前,海尔云贷的工作人员在推广“学易贷”时火力很大,声称公司与各大银行有授信协议,可以得到海尔集团的支持,不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
上述培训机构负责人对贾凯财经表示,海尔云贷的贷款萎缩可能与疫情期间教育逾期率上升有关。本来分阶段教育的逾期率就低,但是今年一、二季度,由于疫情的反复影响,他所在机构学生的逾期行为增加更多。
贾凯金融获得的一份海尔云贷“学易贷”复印件显示,“学易贷”可分为3-12期,分期利率为3期3.1%,6期5.1%,9期6.8%,12期8.5%,分期金额在1000元-3万元之间。申请人年龄在19-50岁之间,只需提供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和本人手机号码即可。海尔云贷宣传资料强调“学易贷”采用在线审核、秒批、无核电。
有培训机构向贾凯财经表示,“学易贷”的分期利率比较贵。为了吸引学生报名,有时候培训机构会为学生承担分期费用,但一般限定在三期以内,超过三期学生就要承担。
在学生退款方面,海尔云贷“学易贷”提供的政策是,资金到账后7天内退款不收手续费,超过7天退款收取3%手续费;培训机构应积极配合逾期要求退款的学员;贷款学生逾期超过30天,机构需要回购退款。
表面上看,海尔云贷的“学易贷”退款政策很合理,但现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在新浪黑猫的投诉上,与海尔云贷相关的投诉有373条,大多涉及“学易贷”骗贷或退费的问题。贾凯财经注意到,数百名“伊雪贷”学生投诉被培训机构诱导通过“分期付款”(实际为海尔云贷分期贷款)缴纳学费,要求退款时被培训机构和海尔云贷推来推去。也有学生表示,培训机构明知学生身份,仍以“助学金”的说法欺骗学生申请海尔云贷。
当学生发现被贷款误导,要求退款时,培训机构和海尔云贷往往会踢皮球,拖延办理,导致很多学生贷款逾期。比如一个学员交了三期费用后,发现培训机构所说的“分期付款”竟然是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在多次要求退款后,培训机构给出了一个方案:除了三节课463元的费用外,还要扣除综合服务管理费1320元和违约金748元,扣除之前支付的三期分期费用后,学员需向培训机构支付331.65元才能解除合同。
贾凯财务核算后发现,该生实际贷款金额为8800元,共分12期,每期本息约733元。退款前,他只上了三节课,为此付出的代价是2531元。但根据海尔云贷所谓的退款政策,学生退款7天后只需支付3%的手续费。按照贷款8800元计算,学生只需要还264元。
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恶化。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海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海尔云贷)隶属于哈金控股的重庆海尔云链科技有限公司。海尔云贷成立于2014年3月,注册资本19.25亿元,注册地为重庆市渝北区,法定代表人为王彦博。海尔小额贷款是首批获准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的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之一,哈金控股间接持有海尔小额贷款79.94%的股份。
除了海尔云贷,重庆海尔云链科技有限公司还有江西海纳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陕西海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重庆海创云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公司,但其小额贷款业务主要通过海尔云贷开展。2020年,海尔云链技术业务当期投放贷款93.15亿元,期末业务余额79.06亿元;2021年1-3月末,海尔云链技术业务本期投资32.31亿元,期末余额78.22亿元。
截至2020年末,海尔小额贷款业务余额为77.04亿元,基本接近海尔连云科技的贷款余额。这也意味着,海尔云贷是海尔云链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
2018年至2020年,海尔云链营业收入分别为15.76亿元、18.05亿元和12.77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海尔云链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海尔云链的营业收入来源包括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保险费,其中利息收入占比最大,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占比分别为68.7%和91%。
2018年至2020年,海尔云链净利润分别为1.83亿元、3.5亿元和3.57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海尔云链净利润1.75亿元。
根据哈金控披露的数据,2018-2020年末,海尔小微金融业务不良率为0.95%、1.42%、1.16%。2018-2021年一季度末,海尔连云科技表外贷款业务不良率从0.89%上升至1.53%,增速较快。
哈金控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2018年之前,海尔云链科技贷款业务资金主要投向民营实体经济,集中在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业务,以核心企业为担保贷款。在宏观经济增长缓慢、金融去杠杆、部分行业周期性低迷的形势下,海尔云链科技贷款业务受到市场经济周期的影响,少数客户出现债务违约。
联合贷款变相“自给自足”
贾凯财经注意到,由于坏账上升,海尔云链在2018年后开始缩减公司贷款规模,同时转入个人消费贷款。2018 -2021年3月末,海尔云链表中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31亿元、39.22亿元、19.05亿元、14.79亿元;同期,个人贷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余额分别为47.09亿元、39.77亿元、47.11亿元和48.93亿元。
到2021年一季度末,企业贷款仅占海尔云链总贷款规模的23%,个人贷款占比升至77%。
海尔云链的实际坏账率可能高于其公开披露的数字。公开资料显示,海尔云链有相当一部分逾期贷款是通过转让转移到表外的。根据哈金控2021年年报,其子公司重庆海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将于2021年对外转让逾期贷款,分期转让的债权在长期应收款中列示,按照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转让未偿债务余额的2%计提坏账准备。
此外,在海尔云贷与银行的联合贷款业务中,海尔云贷通过海尔云链等关联公司为可能出现的坏账提供担保。2020年4月,重庆海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签署了联合贷款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天津滨海郑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承担回购逾期债权资产的义务。
而天津滨海郑新只是帮助海尔云贷联合贷款逾期资产的代理人。2020年5月21日,哈金公司控制的子公司重庆汇科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滨海郑新公司签订《委托收购服务协议》,约定汇科诺公司委托滨海郑新公司代为收购与工行联贷相关的逾期债权资产,重庆海尔连云科技有限公司、海纳单荣公司为汇科诺公司向滨海郑新公司支付的风险保证金义务提供余额担保。
周而复始,到最后,海尔云贷还是伪装成了它的联合贷款“自融”。
2020年初,《商业银行网络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合作机构直接和变相的风险承诺。在之后发布的《暂行办法》中,虽然没有再次提及这一条,但也指出,互联网贷款业务涉及合作机构的,商业银行应当对其出资的贷款独立进行风险评估和授信审批,并承担贷后管理的主体责任。
此外,《暂行办法》要求,商业银行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合作机构和不符合信用保险、保证保险业务资格监管要求的机构提供的直接或变相增信服务。商业银行不得因引入担保和信用增级而放松对贷款质量的控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17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