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银极速贷在哪里申请 极速贷app

21世纪资产管理研究院研究员和金诚,凯律师团队联名上书。

前言:

在前三期的消费金融产品评估中,课题组测量了6家头部互联网股东和13家中概股公司的消费金融机构的借贷产品利率。在这次评估中,研究小组继续测量了八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APP利率。

此外,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普通移动互联网应用必要的个人信息范围的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金融行业在个人信息处理中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必要、诚信和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个人信息处理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贯彻最低必要原则。因此,对于持牌消费金融app的评估,课题组增加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维度,以探讨持牌app个人信息保护的合规性。

与小贷公司相比,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更加稳定和多元化,包括自有资金、同业拆借、银团贷款、股东存款、ABS融资、金融债券等。目前,大多数领先的消费公司都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股东。一方面,他们可以利用自己广泛的客户群和线下网点,另一方面,他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得资金支持。

本期评估的消费金融机构包括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即刻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尹畅五八消费金融、尹航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很多消费公司都有银行系股东,比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等。

先发优势减弱 马太效应增强

2009年7月,银监会颁布实施《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批准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各1家机构进行试点。2010年,银监会批准成立了四家消费金融公司,分别是尹蓓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四川金诚消费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其中,捷信消费金融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现阶段消费贷款业务的客户群基本都是银行信用卡覆盖的客户群,因为无法办理信用卡的客户获得消费贷款授信的难度更大。对银行来说,最好的大额个人长期消费贷款还是房贷,短期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增长乏力。因此,这一时期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缓慢,行业发展方向和未来政策导向不明确。

早期中行的商业模式和捷信差不多,都是线下为主。在早期,捷信消费者基金并没有积极扩张。2012年至2015年,资产规模仅增长至156.35亿,直到2016年前后,盈利能力才出现突破。2016年,捷信小金实现营业收入68.26亿元,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2721%,新增贷款约490亿元,同比增长150.3%。随后几年,捷信消费金持续快速发展,各方面都实现了稳定大幅增长。

几乎在同一时期,中行的消金业务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两者都依赖于线下市场。截至2017年末,中行消金贷款余额402.91亿元;同年,捷信小金的贷款规模为779.23亿元。

但是当线下模式在互联网渠道广泛传播的时候,潮流感十足。从去年年报的数据来看,中银小金的净利润增速还是很快的,但净利润的绝对值已经落后于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即刻消费金融三大后起之秀。在记者发稿前,捷信尚未公布年度业绩。

上面提到的三家现任头部公司,净利润表现较好,增长强劲。如智联小金2021年净利润30.63亿元,同比增长83.6%;兴业小金2021年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65.14%;马上消金去年净利润13.82亿元,同比增长94.10%。

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当前消费品行业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总行大力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创新业务,业绩保持快速增长。但由于基数低、产品同质化、渠道拓展慢等因素,中小机构与头部公司仍有较大差距。

中邮消金年化利率低于10%,捷信已不提供贷款服务

21世纪资产管理研究院测量了消费金融APP的实际利率,条件相同,即作为自由职业者,年龄25-30,年收入10万,名下无房贷、车贷,在不同的借贷APP上申请1000元人民币的贷款,看不同平台的实际利率。

整体来看,与大多数小贷公司相比,持牌消钱机构的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大多在10%-15%之间。

招联取消的贷款产品提供两种还款时间选择,分别为6个月和12个月;相比之下,即刻支付和中邮支付给出的还款期限更为多样,分别为3个月至15个月和3个月至24个月。时间越长,利率越低。立即取消黄金的利率从13%到16%不等;中邮超快贷利率较低,7%-10%不等。

招联金融有两款贷款产品,分别是“好期限贷款”和“招联信用支付”。根据APP平台,“好贷”产品体系下有“白领贷”、“大额贷”等个性化贷款产品;并且“信用支付”可以在招联金融分期商城、教育、医美、装修等消费场景申请。合作伙伴包括招商银行、中国联通、光大银行、京东金融、浦发银行、美团、魅族、OPPO。

值得注意的是,兴业小金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消费贷款产品“职业生涯规划”显示,其利率定价为3.8%-11.4%,按其最高利率计算也处于较低水平。利率降低主要是因为风险评估前期对产品的控制更严格。产品定位为“面向在大城市打拼的高学历人才(全日制大专以上)的消费金融产品”,贷款人需要提供职位空缺、学历、收入证明等详细信息。相比较而言,该产品的贷款额度起点较高,可贷资金范围为1-20万元。

中银消费金融有两款贷款产品,分别是好客贷和信义贷。好客贷是针对中行持卡人推出的在线消费信贷业务;信谊贷的贷款标准较高,主要面向信用良好,且至少有一项信用增级的房产/房贷/保单/公积金/社保/车贷/小微企业法人(含个体工商户)的优质客户。信义贷的贷款流程也更加严格。需要先线上申请,线下再签。

尹畅5月8日消费金融公司APP城市一代推出了导游贷款,需要申请导游证。

此外,很多持牌贷款产品也提供免息服务。一般情况下,招联解约基金会向出借人发放5万张7天免息券,即刻解约基金还提供7天免息优惠。

更特别的是,尹航小金现在需要线下申请,然后由业务经理推荐,在APP上贷款。贷款时,需要提交业务经理的号码才能进入下一个贷款流程。

捷信消费金融目前没有提供任何贷款服务。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申请贷款后,平台显示“请等待捷信相关消费贷款产品上架审核”,app显示“捷信暂时没有适合您的产品”。

消费者信息安全保护成为监管重点

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互联网贷款余额5.75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个人生产经营互联网贷款和企业流动资金互联网贷款分别增长68.1%和46.3%。

在互联网贷款规模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仍存在贷款主体责任不到位,在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资金监控等核心风控环节过于依赖合作机构等问题。

对此,7月15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网络贷款业务管理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商业银行要提高互联网贷款的风险管控能力,独立有效地开展身份核查、授信审批和合同签订,严格履行贷款调查、风险评估、信贷管理和贷款资金监控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金融管理部门关于信贷调查、支付和反洗钱的要求,防止贷款管理的“空集中化”。

在信息和数据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应严格执行《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获取完整、准确的身份验证、贷前调查、风险评估和贷后管理所需的信息和数据,采取有效措施验证其真实性,并在数据使用、处理和存储等方面加强对借款人信息的保护。

此外,《通知》要求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商业银行应当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嵌入业务全过程,向借款人如实、充分披露贷款主体、实际年利率、年化综合资金成本等信息,禁止强行捆绑、不当收集和滥用个人信息。

6款消金APP未对敏感信息获取单独同意,基本功能模式全军覆没

课题组主要从八个方面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评估(详见表格)。整体来看,招联消费金融合规项最多,为7项,中邮钱包和捷信金融次之,为5项。

从具体条款来看,八款app在“为非定向推送信息提供选项”、“单独约定敏感信息”、“显示双列表”、“提供基本功能模式”等方面不合规,尤其是“提供基本功能模式”全军覆没。

第一项测评结果:8款app在首次运行时均通过弹窗提示用户咨询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用户可以选择同意或不同意。如果用户选择不同意,会直接退出app。

第二项测评结果:八款app中有七款在注册/登录界面再次提供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的文字链接,用户主动勾选同意。只有尹航金融不在登录界面再次提供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并征求用户同意,用户输入手机号+短信验证码/账户密码即可登录。

(尹航金融登录界面)

第三项测评结果:8款app中有3款为用户提供了自助平仓个性化推荐的功能,分别是招联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和捷信金融,其中捷信金融的个性化平仓按钮在app中不易被发现。您需要点击查看隐私政策,点击隐私政策中的超链接跳转到相关页面,如下图所示:

(捷信金融个性化推荐关闭界面)(捷信金融个性化推荐关闭界面)

第4项测评结果:除中银消费金融和成毅外,其余6款app均提供撤销已申请系统权限的功能。

第5项测评结果:8款app均提供了更正、删除个人信息、销户的路径,其中空首道和中银消费金融只能通过联系客服电话申请销户,其余6款app均可由用户在app界面进行销户。

第6项评估结果:8款app中,只有招联金融和成毅在收集用户敏感个人信息前向用户出示了单独的敏感信息处理授权书/敏感个人信息授权书,并征求了用户的同意。

(智联金融敏感信息处理委托书)

(成毅敏感个人信息委托书)

第7项测评结果:8款app中,只有招联金融和中邮钱包在app的二级菜单中有“双列表”,其中中邮钱包的“个人信息采集列表”为采集的个人信息列表,招联金融的“个人信息采集列表”仅为采集的个人信息列表。

(智联金融“双榜”)

(中国邮政钱包“双榜”)

第8项测评结果:8个app都没有提供基本的功能模式。

综合以上测评结果,我们发现8款app中,第一至第六项测评内容,大部分都得到了实现;但对于第七、第八次测评内容,大部分app尚未实现。

就“双单”而言,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1年11月开展了信息通信服务宣传活动,并要求39家企业建立“双单”。虽然并未要求所有App都必须执行“双单”,但结合近期各地监管动向,可以看出,执行“双单”将成为App数据合规监管的趋势。例如,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于2022年7月27日发布了《关于深化移动互联网领域信息通信服务宣传的通知》,要求单个应用市场下载/安装量超过500万的app应用(含快应用、小程序等新应用形态)。

至于基本的功能模式,相关的“不同意隐私政策”的问题被用户诟病已久。目前部分app已经为用户提供了基本的功能模式。该应用首次运行后,用户不同意隐私政策,然后再次弹出,提供基本的功能模式,用户可以自行选择。

如果用户选择使用基本功能模式,则应用程序仅收集该模式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个人信息,相应地,用户只能使用基本功能。对于点对点借贷类app,包括此次评估的8款app,考虑到风险评估、授信审批、贷后管理等核心业务需求,提供基本的功能模式,仅采集《普通移动互联网应用必备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中规定的必要信息,确实有一定难度。

对于点对点借贷类app的基本功能模式,如何平衡保护个人信息、满足监管要求和为用户提供点对点借贷服务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产品介绍:本文由21世纪资产管理研究院和金诚通达彭凯律师团队联合打造。如果你有任何反馈,请发电子邮件给zhouyy1@21jingji.com。)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177890.html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