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板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让自己的公司成为某个行业的第一或者某个地区的第一品牌,但是当被问到是否知道行业第一的指标是什么?老板不知道。如何用数字来表达公司的战略,老板往往不清楚。
一、什么样的企业是好企业?
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理想企业的标准是高收入、高利润、多现金,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可以称之为财务铁三角。苹果是这个铁三角中的佼佼者。智能手机行业的大部分利润都被苹果赚走了,其现金流也非常充裕,可以说是极其丰厚。
[案例]
天才的乔布斯把苹果的三个角落都做得很大:
第一,苹果收入很高;
第二,它的毛利率很高。苹果的毛利率一般在40%以上。当利润率低于38%时,苹果管理层就开始紧张,试图将利润率恢复到40%以上。同样的手机,在成本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其他品牌只卖三四千,苹果却卖八九千甚至上万;
第三,苹果的现金流很好。别的公司的财务总监担心没钱,苹果的财务总监却担心钱多了怎么办。
据相关数据显示,苹果账户中的现金储备约为2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3万亿元。
苹果的财务总监很担心这笔钱,忍不住要给股东分红。但是他给苹果的股东分红的时候,他们很不高兴,抱怨财务总监不应该分红,苹果的财务总监也很委屈。他找不到其他投资渠道。股东强烈要求将这笔钱放回苹果,因为它的投资回报率最高。分给股东,股东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渠道。
很多人认为,在公司扩张的过程中,因为时间、资源、资金等原因,很难同时把这三个角度做得特别大。
除了苹果等少数公司,绝大多数公司都不是齐头并进做好营收、利润、现金的。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专注于某个角度就成了公司财务扩张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公司的过程就是做这三个角度的过程。公司越大,三角越大。如图1所示:
二、三种金融扩张战略
财务战略是企业财务决策者在充分预测、分析和估计影响公司长期发展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为使公司在较长时期内(如五年以上)生存和发展而制定的长期战略。
公司扩张时如何分配资源?资本结构和融资如何匹配公司战略?资本市场何时进入?财务在支持公司战略方面是否有自己的高端设计和安排?这些是需要考虑的财务策略。
可以说,财务战略是一种“金钱”战略,在支持公司战略发展、增长模式和竞争优势的资源配置下,兼顾速度和效率。钱和资本从哪里来?这是财务战略的核心。
企业战略实现的过程就是财务三角变化的过程。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要做出取舍,或者为了现金流而牺牲利润,或者为了收入而牺牲利润和现金流,或者为了现金流而牺牲收入,为了利润而牺牲收入。也有可能为了盈利而牺牲现金流。比如公司上市后,现金流会很充裕,但股东对利润有要求,所以会有牺牲现金流换取利润的决定。所以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控制好平衡,不要让三角崩塌。
用数字形式表达一个企业的发展扩张目标只需要三个数字:收入、利润、现金。要实现这些目标,企业需要匹配合适的财务战略。
1.利润优先:牺牲现金流换取收入扩张。
收入可以用“市场份额”这个词来代替。所谓“牺牲现金流来扩大收入”,就是保持利润不变,牺牲现金流来保证收入和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大(图2)。这种策略可以用两个流行的词来概括——赊销。
比如生意上,以前是货到付款,现在变成了先交货,几个月后再付款。用这种方法,产品的销量会好很多,这是牺牲现金换收入的扩张。但是,采用这种方式的公司有一个前提:他们有钱,或者股东和投资人有钱,或者和银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公司账上没有足够的现金流,肯定不能用这种方法,否则公司只会死的更快更惨。
[案例]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都是湖南长沙的重机企业,产品和规模都很不错。其中三一重工是纯民营企业,中联重科现在是民营企业,但后来改制了。两家公司在竞争过程中使用了很多方法,其中中联重科使用了“现金流战”的方法。
买三一重工的设备需要20%到30%的首付,而中联重科因为账户上现金流充裕,直接把20%到30%的首付降到零首付,抢了三一重工很多客户。之前,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中联重科就是用这一招把市场份额提高到和三一重工一样的水平。后来三一重工也用零首付的方式抢占市场份额。虽然夺回了一些客户,但是三一重工的资本储备在上市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资金压力,不得不恢复20%到30%的首付。这是典型的“用现金流换收入”的方法,从中联重科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成功的。
2.现金优先:牺牲利润换取收入增长。
如果企业近期以获取收入、抢占市场份额为目标,就会牺牲利润来换取销量的增长。当一个企业有了很高的市场份额,就会调整策略,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让三角达到新的平衡。
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公司必须保证现金流。在保证现金流的情况下,可以牺牲利润来换取收入增长和市场拓展。如图3所示。
使用这种方式的案例很多,小米是最知名的一个。当人们谈论互联网思维时,小米公司经常被作为一个例子提及。互联网思维最早是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提出的,但被小米发挥到了极致。
[案例]
2011年,小米手机刚出来,卖1999元。当时与小米竞争的其他品牌手机售价4999元或4600元。一个人上街买衣服,商场打九折,顾客往往感觉不到;打7折,客户会有一点点感觉;而如果你打五折,客户会觉得很好:别人卖4600多元的时候,小米不到2000元的价格就相当于打了五折,所以小米手机一下子就卖得很好。这个时候小米手机基本不赚钱,只有前30万台不赚钱。后来赚钱的时候,小米手机每台毛利高达650 ~ 700元。
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看到小米手机很受欢迎,想尝试一下,于是开始调研生产手机的成本。就连他也对调查结果感到震惊。一开始他天真的以为小米手机不赚钱,调查后才发现一台小米手机利润600多元。
小米手机刚出来的时候,成本比较高。然而,电子元件的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化而缓慢下降。所以一开始就要想办法少卖,因为越卖越亏。所以小米手机最典型的营销方式叫做“饥饿营销”。后来手机产量越来越高,原材料价格越来越低,我们就可以多卖。
从一开始不赚钱到后来赚钱,盈利角度从锐角变成钝角,实现了整体扩张。小米在快速扩大收入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现金流。用户在购买手机时,通过支付宝等线上手段向小米付款。小米用这些钱买配件,然后生产。生产完成后,他们把它们送给用户。整个过程现金流非常健康,但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
3.务实策略:增加现金和利润,控制收入增长。
所谓务实战略,不急于扩大收入,也不抢占市场份额,更不要说谁是行业老大,只想要利润;其次是现金,不赚钱的生意不做,不给钱的生意不做。通过增加现金和利润来控制收入增长的节奏。如图4所示。
有些企业产品价格不低,账期不长,但市场份额肯定会低。一般采取这种策略的企业都在等待机会,希望能赶上别人。因为当市场被巨头占领,企业本身不具备与巨头竞争的实力时,等待合适的时机,在别人犯错的时候抢占市场才是明智之举,比如三星Anycall手机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
[案例]
三星刚进入中国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方法。2003年,三星手机刚刚进入中国。虽然外观很好,但是价格很贵,销量低,市场份额小。三星没有急于扩张,也没有通过降价来增加市场份额。而是积累了大量的利润和现金流,将利润投入研发,提升了整体实力。
三星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实力并不强。后来,当摩托罗拉出现经营失误时,它迅速降低价格并放宽现金流条件,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并取代摩托罗拉成为行业第三。后来,当诺基亚出现问题时,它迅速取代诺基亚,成为行业第一。
有人说三星和苹果在手机行业赚了110%的利润,因为其他手机品牌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10%。
手机行业利润如此丰厚,但三星手机从一开始就不追求市场份额,而是稳扎稳打,先挣钱,壮大后再扩张。
这就是公司财务扩张的三种模式。
最后
三种不同的财务战略选择没有对错,定位是否合适要看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在扩张的过程中,可以先扩张这个角落一段时间,再扩张另一个角落一段时间,最终实现三个角落同时扩张。
大丰建议,一般情况下,除非公司现金流足够大,否则不能牺牲现金流。
往期精彩内容: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一:创业选择什么样的企业?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二:注册公司有多大?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三:经营范围是不是越多越好?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四:决定企业生死的九条生命线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五:如何避免四种致命的股份分配比例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六:合伙创业如何合理分配股权?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七:能不能找人代持股权?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八:资本股、资源股、人力股如何设计?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九:如何正确设置五类股东的进入机制
创业避坑30条准则第十条如何设置股东之间的退出机制?
引入新股东,股权转让还是增资扩股?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十二:如何设计公司持股平台?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中的十三个。不要随便用工商局提供的章程范本。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十四:你是注册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中的15个。公司开门营业都要交哪些税?
虚开发票有什么风险?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十七:公司缺票怎么办?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十八:老板如何轻松从公司拿钱?
19.你的个人财富安全吗?
创业30个避坑指南之二十:公司十大常见税务风险及解决方案
创业避坑指南(21),老板们的十大财务难题
大丰,中国注册会计师(CPA),注册税务师(CTA),专注财税领域20年。关注我,让你的企业无风险持续赚钱!欢迎咨询,下次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17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