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退烧按摩手法(发烧手脚凉和热哪个好)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感冒发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有什么方法可以不吃药不打针帮助宝宝退烧?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小儿推拿了。小儿推拿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可以在更轻松的体验下,通过特定的穴位、特定的手法,达到治病的效果,让宝宝少受吃药打针的痛苦。

今天袋鼠妈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宝宝发烧后,如何利用婴幼儿按摩来帮助宝宝退烧,缓解感冒的不适。

但是,小儿按摩不是随便就能做的。做按摩前,首先要了解以下几点:

首先,了解感冒发烧的原因

宝宝正常的腋下温度是36~37℃。超过37.2℃,就是发烧了。虽然宝宝的症状看起来都是感冒发烧,但背后的原因可能不一样。

在中医看来,感冒是一种外感疾病,是感受了外感的风邪所致,也就是老人们常说的“小儿受风,导致感冒”。邪,冷风,热风,所以这个感冒也可以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有什么区别?

感冒:由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宝宝除了发烧的症状外,平时还怕冷(中医称之为恶寒),无汗、鼻塞、流鼻涕。冬季气候寒冷,风寒感冒病例较多。

风热感冒:由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宝宝除了发烧,一般不怕冷,还会有轻微的出汗、口干、咽痛、流鼻涕。夏季风热感冒病例较多。比如,当你从寒冷空的房间出来,到了室外,你很容易感受到风热之邪。

有的家长会说,宝宝的鼻子刚开始是清澈的,后来就变黄了。发生了什么事?这是由于外感风寒没有及时外出,导致寒邪入内化为热,所以产生了热证的一些表现。

知道了宝宝感冒发烧的原因,接下来,就要知道小儿推拿的基本要求和操作顺序,才能正式开始。

二、小儿推拿的基本要求和操作顺序:

1)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轻快、柔和、平稳、实用。

因为宝宝的皮肤很娇嫩,容易划伤,所以操作的时候,不一定要用很大的力气,动作一定要轻。

如果用的力度小,动作要快,这样才能在一定时间内对穴位进行足够的刺激。例如,成人的操作频率一般为120-160次/分钟,而儿童则需要160-200次/分钟。

另外,操作时,力度要均匀,力度不能大也不能小,速度要快也不能慢。只有操作方法规范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是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以免遗漏。

通常让宝宝先取坐位或仰卧位:按上肢→头面部→胸腹→下肢前侧的顺序;

然后让宝宝翻身俯卧:按照枕后、颈后→腰后→下肢后→脚底的顺序。

如果宝宝在手术过程中不想平躺或平躺,也可以由家长抱着进行手术。一般来说,原则是宝宝舒服。家长也可以用一些小玩具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更配合。

好了,知道了基本要求,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通过按摩来治疗宝宝的感冒发烧。

三、针对宝宝感冒发烧的按摩穴位和方法

中医认为,婴儿感冒的原因是感受到了风邪,风邪侵入体表,与肺卫相争,导致发热。怎么理解呢?总的来说,这个护肺器相当于一个人类的守护者来保护宝宝。当风邪入侵时,肺卫奋起抗争,这种激烈的抗争造成了婴儿的发烧。

所以,宝宝感冒发烧的基本治疗方法是:祛风解表,清热祛邪。也就是宝宝把侵入体内的邪风赶走,帮助宝宝退烧。

具体操作,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步:补脾经

不管是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宝宝之所以会感冒,是因为自身体质较弱,抵御外邪的能力不足。一般来说,宝宝的免疫力比较低,要先提高他的免疫力。如何推广?先给宝宝补脾经,因为中医认为脾是小儿的后天之本。通过补脾经,可以健脾胃,补气血(提高宝宝免疫力)。

(这里,宝宝手上有很多穴位。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对应的五条经络都在手上。如下图:

根据五经运行情况,主要分为补法和清法。两种方法的区别主要在方向上:从指尖向手指根部推(向心脏方向推),称为补法;指的是从根部到指尖的方向(离心推),称为清法。)

脾经位置:拇指桡侧(即拇指外侧缘),从指尖到指根。

操作:用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手,用另一只手拇指的螺纹面从指尖推至指根(推至心脏)。操作:200次。

第二步:清理肺经

邪气最容易侵袭宝宝的肺部。患感冒的婴儿通常有咳嗽、鼻塞和发烧的症状。所以要疏通肺经,可以清肺、解热、祛痰、止咳。

肺经位置:无名指掌面的末端

操作:用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线面按压宝宝无名指的掌面末端。方向:离心推动,操作:300次。

第三步:清理河道。

清水河水是小儿推拿中非常常用的清热手法。本品能清热解表,常用于感冒退烧。

天河位置:前臂内侧中间,从腕横纹到肘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操作者一手握住婴儿的手,另一手用两个手指将婴儿的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如果宝宝发烧温度不是很高,可以操作50次左右。温度高的话可以操作100次。为了加强清热效果,推的时候可以把手指浸在凉温水里作为媒介。

第四步:头面部三法——开天门、推坎功、揉太阳。

感冒通常会有头痛的症状,我们成年人也有这种经历。如果我们感到头痛,就会不自觉地去揉额头和太阳穴,类似于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这三种手法按摩穴位的位置。它们能祛风解表、止头痛,所以组合成治疗外感疾病的三大手法(如果揉耳后的骨头,也叫四大手法),通常一起使用。

开天门操作:双手拇指自眉心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线交替进行。手术次数:50次。

推坎宫操作:双手拇指从眉心向眉心两侧推。手术次数:50次。

按摩太阳:用中指指尖按摩宝宝太阳穴(太阳穴位置:眉毛后面的凹陷处),操作次数:50次

第五步:推天柱骨。

感冒常使人感到一种颈痛,天柱骨穴可清热止痛。通过推天柱骨,可以治疗宝宝的感冒发烧和脖子疼。

天柱骨的位置:颈后发际线中间与大椎成一直线。

怎么做:让宝宝躺下或者坐在另一个家长的身上。操作者用拇指或中指的指面自上而下从婴儿颈后发际线中央向大椎穴推。大椎在哪里?宝宝低头的时候,脖子后面会有一个明显的凸起。这里是“大椎穴”。操作次数:反复按压至皮肤潮红。

第六步:拍好肩膀。

手术结束时,可以给宝宝好好揉揉肩膀,让宝宝放松,可以起到活血、发汗、解表的作用。

肩井位: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操作:用拇指和中指对称用力,抬起肩部肌肉。操作次数:3 ~ 5次

总结一下,以上是宝宝感冒发烧时的一些基本操作。我们还可以根据宝宝的症状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穴位:

1)如果宝宝感冒了,需要出汗,可以捏揉食指和中指、中指和无名指间隙下的“二门穴”。第二道门是出汗的关键点。通过捏揉两个门,可以起到发汗退烧的效果。操作次数:100次

2)如果宝宝怕冷,可以加推三关温阳散寒的操作。但如果宝宝有风热感冒、咽痛、流鼻涕等症状,则不适合做此手术。这三个穴位位于前臂的桡侧。操作时,进食时两指并拢,从宝宝前臂腕横纹处向肘横纹处推。手术次数:200次左右。

3)如果宝宝发高烧,上面说的青天河的操作方法有点不足。在天河这个位置,可以改变操作方式,可以换成骑马跨天河,或者引水天河的复合方式。

如果宝宝高烧不退,可以加上退六腑的操作。六腑是降温的重点,退热能力很强。需要配合推三关使用,以平衡阴阳,防止寒热伤害正气。六腑的穴位位于前臂尺侧,从肘关节到掌根呈一条直线。操作:吃饭时两指并拢,从宝宝肘关节处向掌根处推。手术次数视发热程度而定,100 ~ 500次。

4)如果宝宝鼻塞不透气,可以使用复合手法中的马蜂入穴,起到发汗、宣肺、通鼻的作用。操作:左手托住宝宝头部,右手两指摩擦宝宝鼻孔底部。操作次数:20 ~ 30次。

最后一个提示:

治疗宝宝感冒发烧,按摩可以稍微重一点,快一点。按摩过程中,如果宝宝哭闹,你不需要太紧张。其实宝宝的哭闹有利于发汗退烧。

除了按摩,还要注意宝宝身体的调节。在宝宝退烧退烧期间,不要给宝宝添加未加热的辅食,要远离油腻、生冷、硬的食物。可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软烂面等,等宝宝退烧、精神和食欲好转后再补充营养。其次,要少量多次地给宝宝增加饮水量,以补充出汗丢失的水分,保持排便通畅。

以上就是关于感冒发烧宝宝的按摩方法。想了解更多针对婴儿疾病的按摩方法和日常保健,请关注袋鼠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jjkkczj),回复关键词“小儿推拿”,学习小儿保健推拿微专业课程。如果您还有其他育儿问题,可以点击微信菜单“专家预约咨询”,会有专业的医生为您解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18510.html

      
上一篇 2022-10-18
下一篇 2022-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