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何、蔡一颖报道由中国商务部主办、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和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中国基础设施合作论坛于9月28日至29日在澳门举行。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致辞中表示,中拉经贸合作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凸显出韧性和活力。2021年,中拉贸易额首次突破45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1%。
王受文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中拉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很大。中国在技术、资金、经验方面有优势,中拉在基础设施空方面的合作非常广阔。
近年来,中国企业参与的墨西哥玛雅铁路、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巴西萨尔瓦多大桥等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白银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港湾上世纪80年代进入拉美,深耕拉美市场40年。其业务已扩展到22个国家,新签合同总额超过150亿美元,深度参与拉美人民的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基础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正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新趋势。28日发布的《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2022)》显示,绿色低碳和数字技术为基础设施发展赋能,具有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特征的基础设施项目正成为各国发展基础设施的首选。
数字和绿色也是中拉合作的两个关键词。2021年底,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重点领域合作联合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其中提到加强数字经济、普惠金融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产业合作,探索建设数字化和绿色基础设施的可能性,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可持续生产经营。
中联部五局副局长杰夫认为,绿色转型、数字创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拉丁美洲国家对新型绿色和数字基础设施的需求正在大幅增长。中国在清洁能源、5G建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拥有充足的技术储备和建设经验,可以有效满足拉美国家对新型基础设施的需求,为拉美国家的疫情后恢复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合作
2021年,中国继续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中拉贸易总额达4515.9亿美元,同比增长41.1%。在工程承包方面,截至2021年底,中国企业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累计签订合同额2371.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524亿美元。
中国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王伟在致辞中表示,巴西米拉桑特高压直流输电、墨西哥马雅铁路第一段、阿根廷胡胡伊州高沙里光伏发电一期、秘鲁钱凯港、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一号线、多米尼加友谊医院、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的有序实施,给拉美和加勒比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值得注意的是,拉丁美洲的数字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发展。此前,巴西、智利等国代表正式通过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2022数字议程》,为数字基础设施设定了多项目标,包括制定和实施宽带计划,实现高容量网络的部署;关注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和半城市地区通信服务的接入和连接。
这一领域的巨大需求为中拉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美国商务部二级巡视员徐伟丽在论坛上介绍,美国企业用拉丁文建造了信息高速公路,让人们在疫情期间远程办公,让孩子们在网上学习;中国和中国研究院研发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诊疗系统漂洋过海,“驻扎”在厄瓜多尔医院,为当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重要支持,赢得了医护人员的好评。
詹还告诉记者,该公司正与国内外知名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在智能交通领域不断发力,将BIM技术和GOA4级自动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波哥大地铁1号线项目,以推动拉美地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进程。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强调,基础设施合作,尤其是数字经济红利下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复苏的支柱之一,未来仍将是中拉合作的重点领域。
论坛上,乌拉圭驻华大使胡安·费尔南多·卢格里斯·罗德里格斯(Juan Fernando Lugris Rodriguez)盛情邀请,“乌拉圭是信息产业的领先国家。在此,我们邀请美国投资者了解我们的新兴产业,并加入到数字基础设施投资的建设中来,例如在乌拉圭设立自己的区域分支机构或与乌拉圭当地企业建立战略联系,并将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辐射到整个拉丁美洲。”
中国企业深度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各国低碳转型加速,绿色基础设施正成为拉美合作的新亮点。正如圭亚那驻华大使Anyin Choo在论坛上所说,“圭亚那致力于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和低碳发展战略,这不仅为全球碳市场带来了经济多元化和新机遇,也为双边伙伴关系带来了新机遇。”
在论坛的特别活动“拉美驻华使节与美国企业家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圆桌对话”上,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辛强调,绿色发展是中国和中国的共同愿望,也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新亮点。他说,“中拉企业在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共同努力,加强节能减排合作,将有助于双方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标,使‘绿色’日益成为中拉合作的厚重底色和亮丽名片。”
从数据上看,拉美地区的新能源发展近年来非常迅速。以光伏为例,欧洲太阳能产业协会发布的《全球市场展望报告》指出,2021年,拉美地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增加960万千瓦,增幅达44%。截至2021年底,拉美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3000万千瓦,较2015年增长40多倍。
中国企业是重要的建设者之一。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小溪介绍,该公司先后在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哥伦比亚、古巴建设了一批光伏、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2800MW(兆瓦,1 MW等于1,000 kW),在玻利维亚、厄瓜多尔、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建设了9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超过6000MW。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亮也分享道,“在阿根廷、巴拿马、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家,我们参与实施了总装机容量近200万千瓦的光伏风电项目。此外,我们正在密切关注圭亚那、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等市场的合作机会,如圭亚那的天然气和水电能源项目以及多米尼加的光伏项目。”
白音还告诉记者,由中国港湾投资建设的波哥大地铁1号线项目将帮助市民实现70年的地铁梦,每年节省2.68亿小时的出行时间,减少燃油消耗7.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1万吨。
白银认为,绿色不仅是中国发展的新思路,也是基础设施合作的新方向,是中拉务实合作的新动能。企业要积极融入绿色发展,拓展合作领域。政府和企业都应把握绿色低碳、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携手推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融合,继续深化互利合作。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1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