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孩子太小,玩的时候不注意清洁,肚子里经常会有蛔虫。孩子肚子里的虫子是什么行为?儿童蛔虫药效果怎么样?有时候孩子会肚子疼,这可能是蛔虫引起的。大家要定期给孩子吃蛔虫药,但是一定要注意量和孩子的情况。
腹痛
不明原因的腹痛。一般肚脐周围有阵发性疼痛,用手揉搓后会缓解。这是因为寄生在肠道内的粉尘刺激肠黏膜,促进肠道蠕动,引起腹痛或脐孔周围疼痛。
消化道功能障碍
成虫在肠道内定居,可引起消化道功能障碍,如食欲不振、腹泻等。,由于蠕虫本身对肠道的机械刺激及其分泌的毒素和代谢产物。还可影响儿童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面色萎黄、贫血等症状。会阻碍孩子的生长发育。
蛔虫脑病
多看看孩子。蛔虫的某些分泌物可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头痛、失眠、智力低下、癫痫、脑膜刺激征,严重者甚至昏迷。蛔虫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
过敏反应
蛔虫的代谢产物可引起宿主的肺、皮肤、结膜和肠粘膜的过敏反应,如哮喘、荨麻疹、结膜炎和腹泻等。
除了蛔虫,宝宝体内可能还有蠕虫等寄生虫。通常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服用驱虫药。常见的药物是肠虫(阿苯达唑),应在晚上饭后服用。请遵医嘱或参考用药说明注意事项。在很多成年人的童年记忆中,最常用的蛔虫药物是宝塔糖(磷酸哌嗪)。但该药对儿童有潜在的神经肌肉毒性,应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单纯用宝塔糖驱蛔虫。肠虫清是一种有效、广谱、低毒的驱肠虫药物。临床上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和粪类圆线虫。驱虫时间应在感染高峰期后的秋冬季。
儿童蛔虫药效果怎么样?
阿苯达唑(肠虫)
通常一年两次。一次吃两片,连续吃四天,晚上晚饭后吃。
适用于治疗蛲虫、蛔虫、鞭虫、十二指肠钩虫、粪类圆线虫和绦虫的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
蛲虫病:单剂量1片。这种病很容易再感染,最好服药两次,4周后服药一次。蛔虫病、旋毛虫病、十二指肠钩虫病及混合感染:每日两次,每次一片,连用3天。
它是一种广谱驱虫药,主要用于驱除蛔虫和钩虫。本品可提高患者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抵抗力。
儿童每天每公斤体重2-3毫克驱钩虫:每天100-200毫克,饭后一小时服用,连服2-3天。
枸橼酸哌嗪可使蛔虫肌肉麻痹,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哌嗪在蛔虫的神经肌肉接头处发挥抗胆碱能作用,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使蛔虫肌肉麻痹而不能附着在宿主肠壁上,随粪便排出。可用于蛔虫症引起的肠道蛔虫症、不完全性肠梗阻、胆道蛔虫性绞痛的临床缓解,也可用于驱蛔虫。
驱蛔虫3g ~ 4g/天,睡前立即服用,或2 ~ 3天服用2次。儿童,每日0.1g ~ 0.16g/kg(每日剂量不得超过3g),睡前服用,连用2天。
击退蛲虫1g ~ 1.2次,每日2次,连用7 ~ 10天。儿童,每次30mg/kg,每日2次(剂量不得超过2g/天),连用7-10天。
主要原料是紫背天葵和盐酸左旋咪唑。主要用于驱虫消食,用于小儿蛔虫病。剂量为粉剂,口服,早上空在腹部,用温开水冲服或用糖水冲服。一岁服一包(每包0.3g),2 ~ 3岁服一包半,4 ~ 6岁服两包,7 ~ 8岁服三包,10 ~ 14岁服四包,14岁以上服五包,每日一次,连续三天或遵医嘱。
胆道蛔虫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解痉止痛,早期驱虫,控制感染。早期驱虫可以预防复发和并发症。蛔虫有喜酸的习性,可以用醋一天2 ~ 4次,一天3次,以达到控制蛔虫的目的。内科治疗无效,并发严重肝胆感染。
蛔虫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应尽早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静脉补液、腹痛缓解后驱虫等。当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并发肠坏死、穿孔、腹膜炎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2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