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AMD的沉重打击下,英特尔吐槽了自己久违的六核消费处理器。
2018年,随着AMD的又一次沉重打击,英特尔吐出了他们消费级产品线中的第一个八核处理器。
2020年,在AMD的沉重打击下,英特尔即将吐出他们消费级产品线中的首款10核处理器。(啊~感谢AMD)
据可靠消息,英特尔将在今年5月份左右发布最新的桌面十代处理器和Z490主板,CPU插槽将换成LGA 1200,其中最高规格可达10核20线程。不过这个10核处理器我还没买过(闲鱼QS要价4400,家里穷就算了),不过还是通过闲鱼买了10700和10400,然后带着PY来了主板。
顺带一提,10400正式版已经在某宝发售。
外观展示▲这次测试的主角有四个处理器:i5 10400,i7 10700,i5 10500 ES,i5 10600K ES。
▲我们先来看看两款QS的处理器。10700的号码是QUD6,10400的号码是QU4R。我对比了历代的顶盖,似乎是全新的设计。
▲两个ES处理器,10500的编号是QSRK,10600K的编号是QSR3,顶盖和8代处理器一样。
▲因为插槽换成了LGA 1200,CPU的防呆接口自然也换了位置。第十代处理器位于中下侧,而第九代处理器位于上侧。看来靠魔改BIOS是没希望了,不过可以期待一下强大的华强北,魔改的底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我们来看看PCB。两个e的处理器PCB比九代处理器薄。这两个e好像是直接在八代处理器上改装的。
▲两个QS的厚度完全一样。
▲十代CPU背部的电容排列也是全新的设计。
▲两个q很奇怪。电容器分为上下两组。我曾经怀疑这个CPU是不是有两个管芯,i5 i7 i9居然用了同样的电容排列。是不是全程被屏蔽芯屏蔽了?等待其他大人物的致命一击。
上机测试首先,介绍测试平台。
主板:戴尔B460 OEM借用DDAA117,电脑吧
▲因为是OEM主板,供电不是很好,只有4+1项,所以我用了一个小散热块压在MOS上,还用了风扇吹,避免MOS过热导致降频影响性能。
CPU:英特尔酷睿i9 9900K、i7 10700、i7 9700K、i7 8700K、i5 10600K、i5 10500、i5 10400、i5 9600K
AMD锐龙R7 3700X、R5 3600X
散热器:冷至尊ML360R 360集成水冷
内存:扎达克SPARK 4133mhz 8Gx2
▲虽然主板B460最高只能达到2666mhz,但我还是选择了这个有王者气息的内存。
显卡:AMD RX 5700 XT公版
电源:Antitec HCG-X1000 1000W
▲电源是安泰科的HCG-X1000,提供十年续费服务。十年续保和十年保障区别挺大的。
▲HCG-X相对于自己的HCG系列,可以提供更好的电气性能,提高电脑稳定性。更大的风扇可以进一步降低风量和风扇转速带来的噪音。
▲琳琅满目的输出口,单个12V功率996W,整体最大功率1000W。拥有80 PLUS黄金认证,可谓高端必备之一。
系统:Windows 10 1909
参数详情▲酷睿i5 10500 ES,LGA 1200(图中CPU-Z识别问题),6核12线程,最大核心主频4.2G,全核核心主频4G,L2缓存,TDP 65W。
▲酷睿i5 10600K,6核12线程,最大核心主频4.3G,全核核心主频4.1G,无锁频倍频,三级缓存12M,TDP 125W。
▲酷睿i5 10400,6核12线程,最大核心主频4.3G,全核核心主频4G,L2缓存,TDP 65W。
▲酷睿i7 10700,8核16线程,最大核频4.7G,全核核频4.6G,L3缓存16M,TDP 65w。
四个处理器都是打磨了N年的14nm++制程(Intel,名副其实),最新的彗星湖架构。i5系统标配超线程技术。早就有消息透露十代酷睿处理器会支持超线程技术,基本上看起来就是一个石锤。
至于核显,不能直接安装UHD 630的驱动,但是可以通过强制的方式成功安装驱动,所以基本可以推断不是UHD 630就是改名UHD 730。
理论性能测试测试前我篡改了BIOS,彻底打开了电源墙,不然超过TDP就会遇到降频的问题。
▲首先是Cb R15。可以清楚的看到,超线程极大的提升了处理器的理论性能。几个i5都翻了九代了,却没能超越领先的8700K主频。10700因为主频略低,勉强摸到了9900K的屁股,而3700X和3600X则是一前一后,成功干掉了未来同核心同线程的竞争对手。
▲Cb R20,R20加入了AVX指令的优化,所以3700X被拉了下来,被AVX更强的9900K和10700反超,9900K继续以主频领先。
▲CPU-Z比较有意思,10700拳i9养老院,踢R7幼儿园,站在顶端。
▲3DMark两件套也很有意思。在时光间谍10500 ES里,连9600K都不玩。看来ES beta还有很多问题,而FSE更符合我的预期。
▲最后,玩得开心,但不要高估了。
温度功耗测试▲单烤FPU,单位是瓦。没什么好评价的。7nm YES就完成了。
▲同样在单烘FPU的情况下,Intel用AIDA64捕捉CPU的封装温度,AMD用AIDA64捕捉CPU的二极管温度,烘机20分钟。单位是摄氏度。因为8700K和10500已经盖了,换成了液体金,这里的温度仅供参考。
因为AMD的热量积累,内核温度过高,英特尔在制造过程中失利。继续用14nm的结果是大热,但是10700和10600K的发热还是挺让人吃惊的。10600K只比没有六线程的9600K高4度,10700的频率只比9900K低0.1G,温度居然下降了10度。看来英特尔也不完全是牙膏。
同核同频测试▲4核4线程4G锁定所有处理器进行测试。看来今年Intel的extra+不仅降低了温度,还提高了同频性能。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但锐龙还是不停地把英特尔按在地上揉着。
▲最后,再玩一次。
总结遗憾的是,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可能是主板BIOS问题),很多游戏无法正常运行,能正常运行的游戏帧数都很掉线。这个结果完全没有参考价值,所以游戏测试中没有加入这个测试,后续会在Z490零售版一上市就补上。敬请期待(理论上我当时也买了10900K,还是用嫖的)。
理论上,QS的beta处理器无限接近正式版,所以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10700处理器的全核core核心主频只比最高核心主频低0.1G,性能可以摸到9900K的屁股。相比9900K,它的发热量和功耗会更低,应该会更受整机厂商的喜爱。同时可能会多几件,可以期待一下价格。
与上一代9400F相比,10400不仅提高了主频,还增加了对超线程的支持。多任务的提升可以说是巨大的。关于这个处理应该还有另外一个10400F型号没有核显。这款应该会像9400F一样成为网络名人款,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价格应该和9400F差不多。目前10400正式版售价1479,预计影片上映后价格会更低。
回到题目,英特尔还在挤牙膏吗?制造工艺是一定的。14nm Intel打磨了N年。上一个打磨联发科N年的手机厂商呢?不过这次英特尔在所有酷睿系列中都加入了超线程支持,对于之前没有超线程的i3 i5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i3变成了第七代i7,i5变成了第八代i7,i7变成了i9。这种大规模的改进无疑会让消费者感觉更好。毕竟帧数万岁。
至于10C20T的i9,我觉得最受伤的是刚买10900X的用户。
文末再次感谢电脑吧评测室老板DDAA117借用的硬件。
最后提醒大家,出门要注意防范,戴口罩,勤洗手。我是一个积极的运动员。祝大家身体健康,远离新冠肺炎。下次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2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