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是哪个省(义乌属于哪个市管)

5月19日,记者从义乌召开的“从人口变化看义乌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义乌常住人口185.94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123.4万人)增长50.68%,年均增长4.18%,分别比全省高32个和2.4个百分点。义乌已成为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县市。

除了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义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还呈现出以下特点:人口结构不断优化,常住人口中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新增45.15万人,占全省增量的10.8%;在劳动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为39.94%,比2010年提高14.97个百分点;聚集效应明显增强。常住人口中,外省流入义乌的有88.02万人,占47.34%。人户分离占66.84%,明显高于46.6%的省级水平和35%的全国水平;城镇化率继续提高,城镇常住人口新增60.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9.67%,高于72.17%的省级水平和63.89%的全国水平,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同时,农村人口也在增长。全市农村人口新增2.29万人,增长6.45%,与全国、全省农村人口下降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地方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去的10年是义乌人口增长最快的10年,是义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10年,是义乌城乡蝶变的10年。1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义乌锚定世界商品之都目标,坚持和深化“兴商建市”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市场贸易、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竞争力、吸引力、承载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从人口变迁的角度看义乌的发展,可以看到城市的活力,城市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大幅提升,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民生的不断改善。10年间,义乌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61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485.6亿元,比全省高出1.2倍近20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30个百分点。2020年进出口总额3129.5亿元,是2010年的14.8倍;一般预算收入从2010年的42.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6亿元,增长147%;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80137元和42158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127%和185%。

义乌市场连接着中国200万家中小企业和2000万产业工人,与中国287个主要市场和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近两年登记的流动人口超过150万。对此,义乌坚持“市场+制造”,不断推进产业转型,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吸引各类从业人员广泛聚集。其中,电子商务实体数量从2010年的1373家飙升至2020年的28万家,内外贸网商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快递从2016年的6.3亿件,全国第8,占全国3%,上升到70多亿件,全国第2,占全国8.5%。

在巩固针织袜子、时尚饰品、无缝编织、化妆品、玩具等20多个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五年来,义乌共引进超亿元重大项目270个,从无到有,打造了信息光电、汽车制造等千亿元现代制造业集群。2020年,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17个县(市、区)前列。

为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义乌坚持“一城”理念,不断完善城乡路网,建设环城高速公路免费,并将免费政策延伸至浦江、靳东,积极从浦江、东阳引水。我们全力推进城市的有机更新,迅速改变了义乌市低矮破旧的“老面孔”。整个城市越来越高,越来越漂亮,城市的配套设施也更加完善。10年来,义乌建成区面积增加近20平方公里,2017年以来迁入义乌的户籍人口年均增长10%以上。大量省外流动人口成为新义乌人。

为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义乌坚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10年来,承担了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30多项“国字号”改革和40项省级改革试点。尤其是近年来,义乌率先打造“无证之城”,网上交易达93%。“不求人,不礼让”的营商环境获得第二届“中国诚信创新奖”。2020年,义乌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各县(市、区)之首。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推动义乌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总数达到73万人。每10个人至少有3个老板。与此同时,义乌还采取了创新的人才住房政策,10年来人才数量从20.4万增加到34.5万,专业技术人才从5.8万增加到10.6万。还被引进到中国季良大学、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等高校。

在民生领域和“平安义乌”建设中,义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群众的笑脸作为巡视工作的标尺,用乘法理念规划公共服务供给,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忧、忧、忧”。10年来,教育总投入超过270亿元。通过实施幼儿园“百园工程”,新建、改扩建了11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2020年,12.28万随迁外来建设者子女将在义乌“有书读、有园可上”。10年来,浙江大学第四医院、妇幼保健院等10家医院新建、迁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平安义乌”连续13年创建,荣获“平安金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义乌创新“党建+单位”机制,3.7万个战斗单位、30万名骨干形成一张下至基层的治理网络,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30198.html

      
上一篇 2022-10-23
下一篇 2022-10-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