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新政下商家出路难寻, 经过两次微调,跨境电商新政似乎已经板上钉钉,遭受重创的保税进口商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有跨境电商人士近日向记者反映,4月8日新政出台前,某化妆品电商在郑州保税仓最高用工3000人,现在缩减到500人,裁员超过80%。如果以后相关问题没有解决,那就只能关门了。
一些保税进口商打算转行直邮,但这条路并不容易。
“香港(保税)仓的价格上涨了30%到50%,因为这是跨境电商首选的海外仓址。”一位跨境电商人士告诉记者,不仅是香港仓,美国、澳大利亚的海外仓租金也有所上涨。
其他商家对政策调整还是抱有一线希望的。“听说有些部委还在找企业调查了解情况。希望政策能有所调整。”
“最多一个月,跨境电商就会出现熔断场景,然后就没货卖了。”
茫然观望是受访商家普遍的心态。
4月7日晚,税改新政实施前几个小时,财政部官网挂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正面清单)。在这份备受关注的榜单中,不仅有多款跨境电商热销产品不在其中,
而且“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需按货验核”的规定,被一些地方监管部门解读为“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监管政策与一般贸易无异”。
此后,财政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又出台了两批打补丁政策,将更多商品纳入正面清单,同时明确4月8日前已启运或在区内的保税进口商品,均可按旧政策执行(免发新证、通关单),直至全部售罄。然而,
因为占销售额大头的化妆品和保健品仍被排除在正面清单之外,而通关单可能按照一般贸易执行,这使得很多商家短期内无意进新货。
这段时间,各大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商都在努力去库存。
“目前跨境电商的日订单量在18-19万左右。为了快速出清库存,一些促销活动也增加了订单量,但当库存耗尽时,就是吹的时候了。”一位资深跨境电商人士告诉记者。
去库存的时间最快一个月就能搞定。
一家中型跨境电商的副总告诉记者,最多一个月,跨境电商就会出现熔断场景,然后就没货卖了。
一位跨境电商人士向记者解释,电商的供应链比较短,备货从来不会超过三个月,可以控制成本,不会占用更多资金。在途和在仓的货卖完了,新货进不去,没办法。
监管部门的出发点不同
一年前是布兰妮,现在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怎么成了“牛太太”?
“这次新政传达的意义和导向与之前完全不同”,一家中型跨境电商副总裁告诉记者。
多位跨境电商人士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用旧模式监管新业态。目前跨境电商进口蓬勃发展的局面必然会受到冲击。
这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有些出乎意料。
据说在企业抱怨声中,监管部门也有人打电话问企业,明明是为跨境电商做好事,为什么要反过来指责监管部门?而且,对于公司所说的可能出现熔断现象,他们也非常不解。
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与各个监管部门的出发点不同有关。
虽然跨境电商的“正面清单”贴在财政部网站上,但涉及会签的部委多达11个。
比如,关于税改,财政部在3月份的通知中强调,跨境电子商务的零售进口交易属于贸易性质,总体税负水平低于同类一般贸易进口货物和在境内销售的国内货物,形成不正当竞争。
为此,将按照货物征收关税、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
“据说财政部的内部口径是按货征税,从来没有要求按货监管,但企业拿到正面清单后发现是按货监管。”一位与财政部有过沟通的跨境电商人士告诉记者,财政部的意图是支持新兴业态的发展,希望对其进行规范。
但没想到正面清单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多位与相关部委沟通过的跨境电商人士向记者分析。正面清单进入会签程序后,各部委只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据法律法规对相关清单进行解释。在国家层面缺乏跨境电商相关法规的情况下,
惯性思维就是按照现行的法规来操作,这就导致了对第一批进口商品要获得批准或者注册的要求。“没有规定说你们跨境电商不能这么做,所以监管部门不会放过这个。”
“况且国家在推进跨境电商的时候,主要是促进出口,进口的定位一直是补充。”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一旦跨境电商进口规模变大,对一般贸易冲击的担忧势必升温。
备用大锚
再加上缺乏沟通,跨境电商新政让很多商家措手不及。
多家大型跨境电商负责人回应记者。相关部委对税率调整进行了调研,但在正面清单内容公布之前,并未进行调研或沟通。
4月8日新政实施后的半个月内,多家跨境电商和试点城市代表坐在一起,沟通了两次,但这两次会议都没有相关部委的人员到场。
与会人员告诉记者,大家主要是交流新政后各自的运营情况,通报各园区的情况,梳理问题出在哪里。“看是个别现象还是整体现象,是短痛还是阵痛。结果发现每个人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具有普遍性。”
很多商家持悲观态度,认为保税进口难以为继,直邮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是难度不小。
有跨境企业给记者算了一下成本。目前跨境电商销售的商品有30%是美妆,其中只有10%左右是通过审批的,这部分是刚需,也就是说剩下的要么不做,要么转海外仓。“国内一个订单的成本不到10块钱,包括包装和运输成本。
但是海外直邮至少要30元。"
成本高只是缺点之一。
“在整个跨境电商进口业务中,直邮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跨境电商的进口需求,且受限于每天的通关量,客户等待时间长。”有跨境电商人士直言,直邮业务不适合规模化发展,消费者体验难以掌控。
很多受访商家的预期仍然是新政可以调整。
据说相关部委的调查还在继续,部分企业的反馈已经上报。“我希望我们不要等太久。如果我们推迟几个月,市场信心将很难恢复。”一位跨境电商高管说。
跨境电商新政下商家出路难寻,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跨境电商新政下商家出路难寻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31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