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邹
如何将古代语言的传承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
9月2日,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聚焦人工智能与东巴文字的深度融合,对人工智能如何帮助东巴经典识别提出了前瞻性的阐述,并正式发布了东巴智能识别阅读系统,展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东巴经典识别和语音输出。
东巴文是现存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它是居住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交界处丽江的纳西族祖先发明的原始图画象形文字。它被誉为人类社会性格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然而,随着能“听得懂、说得清”的东巴人越来越少,如何整理、翻译现存的三万多卷东巴典籍,如何在纳西族儿童中教授东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东巴智能识别阅读系统由华东师范大学和丽江师范学院联合开发,主要包括预处理、字符识别匹配、语音转换等模块。该系统以东巴文字理论研究为支撑,基于东巴提供的大量图像和语音数据,采用图像处理、深度学习、智能匹配、自然语言处理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初步实现了东巴经典的智能识别和阅读。
编辑:高文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张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3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