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语录经典感悟, 1.善良是庄严的,所以它不能让所有众生讨厌;忧则庄严,悲悯众生,常不知疲倦;我喜欢庄重,我不嫉妒那些行善的人;放弃庄严的理由,逆势而行,无爱。
2、万物皆有规律,如梦如泡,如露如电,应如此看待。
3.一是多,多是一。
4、日子过去了,生活也减少了。如果水和鱼都很少,我们怎么会快乐呢?大众要勤勤恳恳,如省人头,但他们无常,要注意不要放过。——菩萨菩萨告诫大众。
5、人难得,六情难有,口辩难成,天资难成,寿命难得,明人难苦,真言难有,大心难发,经书不如意,如来难值。
6、世事无常,国家脆弱,四苦空虚,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7.众生思维不同,职业也不同,所以有各种有趣的轮转。
8、多渴望苦难,生死疲劳,免于贪婪,少渴望无为,身心舒畅。
9.当所有的法律都集合起来时,毕竟没有主人,也没有我的位置。虽然每个行业不一样,但其实都在中国,没有作者。所以一切规律都是不可思议的,自性也是虚幻的。
10.在各种法律中。不要有两种解决方案。所有佛教。我太恶心了。
11.众生皆有如来之智德,却因痴执而不能证。
12.善于保护自己的嘴,不要侮辱他;善于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触犯法律;善于打理事业,干净无污染。
13.了解所有法律。即心为自性。成就智慧。他没有意识到。
14.菩萨有法,能断一切邪道苦。如何成为一个人?它意味着彻夜不眠,不断地思考和观察好的法律,这样所有的好法律都可以成长,坏法律和坏法律之间没有混淆的余地。是的,也就是说,它可以使所有的邪恶永远消失,善法是完整的。
15.菩萨布施,待怨,不记旧恶,不恨人。
16.十大善举。十点怎么样?这意味着你可以永远离开杀戮、偷窃、恶行、谎言、双舌、恶嘴、妖言、贪婪、无知和邪见。
17.如来若生,只说阿弥陀佛愿下海。
18.如果你戒庄严,你将能够拥有佛教的所有好处,并满足你的伟大愿望。
19.梵文方法无法获得。三法皆空。我不想接受这个理由。心是可以接近的。你做的是一样的。方便舒适。苦于无相之律。没有理由看着对方。知道佛教和佛法是平等的。有所有的佛教原因。如果叫纯梵天。
20、在佛法中,心是畅通无阻的,活到今天来到佛的道上,与众生一起生活,并且永不放弃。如各种法相,我们可以理解,断一切恶,得一切善。
21、颜色不一样,空间不一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2.如果菩萨善用他们的心,他们将获得所有的功德。
23.如果一切都是这样,那不是由心的善良和身体、语言和行业的不良造成的。而心是无色的,看不见的,却是虚幻的。
24、人难得,如昙花。得到一个人的人就像地上的爪子;失去生命的人就像地球。
25.所有的恶都要做,所有的善都要追求;自我净化是所有的佛教。
26.我听说我应该有很大的同情心。观察众生。永不放弃。思考所有的法律。不休息。什么都不做。我不想要结果。了解领域。像做梦一样。像影子一样。以及改变。
27、没有什么是从身体里拿走的。郁秀没什么可写的。法律没有容身之地。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尚未到来。现在空了。失业工人没有领取者。这个世界不会移动。世界不会改变。如何做到这一点?它叫梵天。
28.人间体现稀,佛法今臭。如果你不过这种生活,你什么时候过这种生活?
29.菩提无树,镜非台。什么都没有,那么灰尘在哪里呢?
30.如果你坐在佛里,你会杀了佛。
31.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32、磨砖头不是镜子,打坐怎能成佛。
33.自混乱以来,三十年来一直不缺盐酱。
34,心含万般,泽被可爱。三昧中国无相,所以什么不好都可以成就。
35.道不属于修。如果语音修复了,还是不好的,就是一样的声音。如果你不改过自新,你将和普通人一样。
36.普通人转身不转身。圣人会改变主意。
37.知“因果”,就是知进退。知道该怎么做,你就会得到开心果。
38.如果你想知道前世,今生的接收者是。如果你想知道来世的果实,这辈子的作家是。
39.如果你是一个和尚,你将永远不会看到这个世界。
40.智者知幻而走,愚者视幻为真。
41.世界上有规律,比如梦和泡沫,比如露水和电,应该这样看待。
42.学习道德的孩子不会变坏,学习启蒙的老人不会痴呆,学习经商的青少年永远不会被打败。
43、默而养之,寡而养之,寡而养之。
44.普通人迷失在现在,后悔过去。圣贤意识到现在,并从未来中解脱出来。
45、节制和愤怒,是强身健体的法则,收敛和安静,是管理家庭的法则,随意和自然,是省事的法则,而行善和修心是生而为人的法则。遵守这四个法则,结果将是可及的。
46、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47、一花一世界,一地一菩提。
48.伟大的悲伤没有眼泪,伟大的启示没有语言,无声的笑声。
49.贪婪导致衰老,疾病导致疾病,愚蠢导致死亡,除了三种。
50、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51、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2、不可说。
53、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54、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55、一切皆为虚幻
56、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7、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58、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59、人于浮世,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60、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61、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62、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63、善护口业,不叽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64、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65、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66、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67、有所执着,就是人心。无所执着就是道心。
68、布施于人,就等于布施自己,功德是不落空的。
69、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70、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71、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72、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73、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74、何为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75、自性无非、无乱、无痴、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
76、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77、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78、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
79、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80、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
81、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82、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83、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84、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85、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86、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87、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88、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89、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90、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91、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92、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
93、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94、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95、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96、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97、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98、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99、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佛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100、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101、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102、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
103、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104、能动静忘怀,利水清月现。
105、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106、苦乐随缘,得失随缘。
107、若自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108、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佛家语录经典感悟,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佛家语录经典感悟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37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