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器人”概念,文字|科技新知付申

百度给出了灵魂,吉利打造了躯体,含着金汤匙诞生的吉悦汽车再次走进了负面信息的迷雾中。

起因是吉都(吉月前身)的一名员工在职场社区平台脉脉上举报称,“公司已经开始大量裁员,预计比例可能至少达到40%,老员工也没有续签合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未经证实的消息传开。 “CFO辞职、CEO移民”等夸张传闻四处流传。

面对激烈的舆论,吉悦汽车管理层却显得泰然自若。他们只是派法制部门在微博平台上发表了八篇文章,回应“不信谣、不传谣”的主题。吉悦公关总监徐继业在朋友圈简单介绍了CEO夏一平近期的行程,并引用了苏轼的一首诗:“不听林间打叶声,何不尖叫慢行。”竹签一双芒果鞋胜过一匹马,谁怕一生烟雨?”

与出身文化世家却事业坎坷、多次被贬的苏轼类似,吉悦汽车也曾是百度和吉利各自行业的巨头。它是被两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寄予厚望的开创性产品,但自诞生以来却不断与品牌碰撞。更名与销量不佳的困境。

今年9月的极岳07新车发布会上,百度一号李彦宏亲自出席。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在视频中表达了祝福。合作伙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作为第一位领取钥匙的车主上台。合影。

一批行业大佬的大力支持以及今年吉月团队的All-in营销,让吉月07避免了去年吉月01发布后很少有人关注的困境。不过,略有改善的销售数据与今年推出的产品相符。和小米SU7相比,我的感觉是悲凉很多。

国内造车新势力加速进入下半年竞争。极跃和小米都是最后的竞争对手,但也有坚实的靠山。虽然现在的同命运不同运的趋势并不代表未来的结局,但吉悦必须加快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否则裁员的传闻有一天可能会成为现实。

碰瓷营销颠覆

2023年10月,极度ROBO-01更名为极月01,匆匆上市。业内首次提出“汽车机器人”的概念。主要卖点是吉利SEA庞大的架构与百度Apollo智能驾驶系统的结合。

不过,从上市后迟迟公布销量就能看出,外部市场给了极悦01当头一击。今年行业公布的月度数据显示,年初2月份吉悦汽车销量低至147辆。不过,得益于团队的战略调整和不懈努力,8月份达到了2147台的历史峰值。

不过,今年3月份发布的小米SU7销量在8月份就已经突破万辆,小米汽车有望突破1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雷军用小米SU7给汽车界的大佬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营销课。此后,吉月每次从娱乐圈崭露头角,都与小米有关。

4月份,小米SU7上市后不久,一位自称是极悦汽车员工的网友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并发文称自己因为购买了小米SU7方正版而被公司强行解雇,并表示自己被公司强行解雇。没有赔偿,李芳就退居幕后。 2023年发布的极悦01品牌口碑较差。经审查,归咎于吉都更名的客观现实。

但事实上,从极度成立到极岳发布的两年时间里,前者并不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相反,百度的Apollo系统在其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路跑跑”上取得了突破。

今年7月武汉无人车网络停业后,络博快跑目前已覆盖全国10余个城市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并在超过1亿公里的实际路测里程中实现无重大人员伤亡。 《华尔街日报》也发文称,萝卜快跑正在积极与新加坡、中东等海外地区进行沟通和部署。

通过胡萝卜跑解渴了Apollo系统的实车大数据资源后,百度自然就失去了追求极高乘车量的紧迫感。另一方面,吉利集团长期坚持多品牌集团经营战略。旗下品牌包括极氪、领克等与极悦车型直接竞争的品牌。

但就在今年9月,吉利宣布进入战略转型阶段,开始强调“聚焦整合”。后续操作包括几何品牌融入银河系列、吉氪收购领克控股股权等一系列业务重组。吉悦作为吉利与百度的“私生子”,目前尚未直接纳入整合体系,但未来投入资源的重点肯定会有所调整。

光环还是枷锁?

从一出生就带着万千宠爱的光环,到突然陷入食之无味、扔掉可惜的无用境地,季月“拼命”也在情理之中。但一开始给予我们的“汽车机器人”愿景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住了吉悦产品设计的理念。

在去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极岳01发布会上,不少围观者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异形方向盘、无门把手、无物理按键等符合“汽车机器人”未来感的最直观表现,早已在特斯拉的一系列产品中得到体现,而它们并没有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感觉。

而且,这些被特斯拉在国内市场验证过的“失败”设计,从极岳01一直延续到极岳07。尽管夏一平在各种直播测试中不断科普许多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市场大众一夜之间形成的刻板印象很难改变。

在所有新能源车企都在关注的智能维度上,尽管极岳在百度的帮助下已经走到了前列,但在性能上仍然无法拉开与第一梯队的差距。即使在城市智能驾驶场景中,开城在数量上仍然落后。

回顾过去几年的新能源汽车战场,对于所有脱颖而出的热门车型来说,智能体验只能算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因素。

理想作为“韦小礼”中最新开启智能驾驶的选手,依靠“冰箱彩电大沙发”在增程路线上实现超车。相反,他能够在稳定现金流后大力投资智能驾驶,并没有落后。相反,从一开始就专注于投资和推广智能驾驶的小鹏汽车,只能在遭遇低谷后,以低价、极具性价比的车型来挽救自己。

说到季月,道理也是一样的。与吉悦01这款小型纯电动SUV相比,吉悦07的小成功恐怕是因为它满足了20万元起售价区间C级豪华轿车的配置标准。

事实上,国内外所谓的智能驾驶产业第一梯队目前还没有足够客观、独立、明确的第三方标准。各家车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都声称自己处于第一梯队,可以有数据有来源地给出排名,但核心的用户端体验却显得非常主观。

《科技报》对众多购买和使用智能驾驶的车主进行了线上线下的广泛调查,发现老年车主普遍对智能驾驶仍抱有不信任感。他们经常购买标配智能驾驶的车型,因为它们与传统石油不同。与其他汽车相比,它具有优越的硬件配置。该设备;年轻用户非常看重智能驾驶能力以及智能座舱的一系列体验。但从不同产品的反馈来看,大多涉及主观感受。即使是概率极低的功能性“翻车”,也会让车主们对品牌的好感度立马降低到冰点。

“汽车机器人”概念,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汽车机器人”概念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