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的作用(雄黄有什么用途)

硫化矿物雄黄矿石。含有主要的二硫化砷(As2S2)。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地。随时可开采,挖掘后清除杂质。研成细粉或用水飞生用。避免被火烧伤。

【草药】辛温。有毒。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解毒杀虫。

[应用]

痈、肿、疖、湿疹、疥疮、蛇咬伤。熊晃性温、燥、毒,可外用或内服,以解毒、杀虫、治疮。用于痈肿疔疮,可单用,也可配伍使用,广泛用于外用。例如,该产品用作千金方中的最终涂层。或用明矾,取名威尔巴度粉(医宗金鉴);或与乳香、没药、麝香配伍为丸,命名为星消丸(外科全生丸),可陈酒服用,治痈肿毒。如用雄黄、黄连、松节油、发灰为散,用猪脂为膏,治痈(肘后)。对于治疗蛇和昆虫咬伤,轻者只能将这种香油涂抹在患处;若内服外敷,则应与五灵脂混为细粉,再以酒送服,外敷(瑞珠汤经验方)。若与牵牛子、槟榔配伍,可治虫蛀引起的腹痛,如牵牛丸(申氏尊生舒)。

口服本品可祛痰止疟。例如,它与朱砂一起用于治疗癫痫(仁斋知止方)。若与杏仁、巴豆配伍,可用于治疗小儿哮喘咳嗽,如雄黄丹(证治标准)。古代用雄黄治疟疾,现在很少用了。

【用法用量】取适量外用,研末敷,抹香油或烟熏。口服0.05~0.1g,分丸、散服。

【使用注意事项】慎用,不要长期服用。不适合外用和长期连续使用。孕妇禁用。避免被火烧伤。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治寒热,鼠瘘,疮,痔,肌死,杀虫数百。”

2.《日华子本草》“治疥疮、风痫、阴霾,及一切蛇、虫、狗、兽。”

3.《本草从新》:“燥湿杀虫。治一疮蛇,敷杨梅疖子。”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雄黄主要含有二硫化砷(As2S2)。它含有约75%的砷、24.5%的硫和少量的杂质,如硅、铅、铁、钙和镁。

2.药理作用:0.12g%雄黄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00%杀灭作用。增加其浓度还能杀灭大肠杆菌,抑制结核杆菌和包皮垢;其水剂(1∶2)在体外对紫色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雄黄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DNA合成、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此外,还能抗血吸虫和疟原虫。

3.临床研究:据报道,雄黄或适当配伍用于治疗疮、疖、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股癣、蛔虫腹痛、蛲虫腹痛、疟疾、毒蛇咬伤等多种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近年来也有报道用雄黄膏(雄黄5 ~ 8g,柿子油100ml)涂患处治疗带状疱疹216例,全部治愈(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10 ∶ 629)。用雄黄粉(雄黄50g,明矾305g,冰片1g)和白酒治疗输液后静脉炎57例,每日2次,有效率97.5%(黑龙江中医,1992,5 ∶ 13)。将雄黄研成细粉装入胶囊,每粒1g,每次1粒,每日3次,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例,有效10例(临床内科学杂志,1998,3: 125)。此外,还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腮腺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儿童遗尿、肝癌疼痛等。

4.不良反应:雄黄含砷而有较大毒性,不可多服久服,外用也应注意以免经皮肤粘膜吸收积蓄中毒。雄黄煅烧后易生成毒性更大的三氧化二砷(As2O3),故内服一般入丸、散剂而不入汤剂,切忌火煅。4.不良反应:雄黄含砷,剧毒,不宜长期服用。外用也要注意避免通过皮肤黏膜吸收和蓄积中毒。雄黄煅烧后易产生毒性更大的三氧化二砷(As2O3)。所以一般以丸、散代替汤剂口服,禁止火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8862.html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