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节气(中国24节气表)

立春

2月3-5日交节。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在古代,立春被视为春节,几乎和春节一样重要。立春后开始备耕,“牛在田里匆匆忙忙”。所以从汉代开始,就有了春牛祭祀。宋代流行“打春牛”。长沙俗称“打春”,即人们用黄土做一只泥牛供一个泥人(莽神)服侍。长沙也有送春牛、吃春卷的习俗。送春牛又称报春、打春、颂春。几天前,在立春的时候,一些人敲锣打竹,唱着赞美春天的歌,挨家挨户地送春牛的照片。春天到了,就叫交春。家家户户都用鞭炮互相问候,有的甚至祭天,称为接春。人们认为只有到了立春才是一年真正的开始,所以有“立春大如一年”的说法。

在清朝和民国时期,立春的时间是在通称“黄历”的历书中标明的,但长沙城乡普遍承认时差。为了准确判断立春时刻,人们在立春那天把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桌子上,女人和孩子轮流盯着它。如果他们发现鸡蛋轻微颤抖或直立,或将其放入水中,鸡蛋可以直立,人们认为这是“正式的立春节”。用红纸写下“宜春”二字,命名为“宜春帖”。民国时期,各印刷厂都在红纸上印制“春天到福临”、“迎春”等吉祥文字,装饰图案,由贫苦妇孺送到各家,俗称“春报”。户主要给春报人少量的钱和米。也有少数穷人,腰间系着铃鼓,背着锣,边敲边唱,俗称“打春”。它的歌词除了一般的吉祥话,还能因势利导,编几句适合户主的祝福语,振振有词,深得户主尤其是商家的欢喜。

如果初春天气晴朗,就预示着今年的天气会很好。正如一个农民的谚语所说,“如果初春天气晴朗,农民就不会努力耕作。”农业谚语也说:“春来,水热三分;初春三日,水热。”这表明开春后气温上升,植物开始发芽。

立春忌泼油、摔器皿、说脏话,孝之人忌登门拜访。立春后的第五个五一节,禁止破土动针,俗称“不戊”。恰逢农历正月初一,立春被称为“一年中的春天”,庆祝活动更加盛大。

一年四季都没有立春被称为“聋年”或“寡年”。宜为老一辈预制寿衣和鞋子,也有人不办婚礼。在农历中,春天有两个开始,称为“二泉”,这是农民的禁忌。意思是“一年两春,黄豆贵如金”。

雨水

2月18-20日交节。意味着雨季开始,雨量逐渐增大。从这一天开始,这意味着寒冷无雨的冬天即将结束,气温将上升,春风将变成雨。在此期间,南方的降雨量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连续几天的春雨。《二十四节气》:“正月里,天天都是水。春为木,木生则为水,所以开春之雨随之而来。东风一解冻,就散成雨。”意思是雨节前后,万物开始发芽,春天来了。如《易·周》中,有“鸿雁来了”、“雨后草芽”等物候记录。

雨水是农业的命脉。只有有足够的雨水,我们才能耕种和种植树木,这可以为副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长沙县农谚“雨需雨,清明”,意思是雨天利于春耕。但北方雨水比长沙少,所以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下一点就不愁了”;“春种早三天,秋收早十天”。《农歌》也说:“雨春雨贵如油,顶垄耙,防湿气流。多积肥多粮,精选优良品种,大丰收。”农谚云:“雨明而息息相联,播种的季节就在眼前。”

惊蛰

3月5-7日交节。蛰是指打雷会唤醒休眠的冬眠动物。这一天应该会打雷。农业谚语中有句话叫“被蛰了,雷米就像泥巴”。蛰前打雷,农家“下了四十九个雨天”。所以当地民俗说“蜇人前,人吃狗粮”。

菜农在被蛰当天播种蔬菜种子,称为“早春苗”或“第一春苗”,可以使夏天的果蔬更加健壮。俗话说“春耕不停歇过了觉醒节”,指的就是春耕的忙碌开始。在那一天,农民在黑暗中点亮他们的灯,用石灰来清除房屋和潮湿阴暗角落里的昆虫。俗话说“春杀一虫,不如夏杀三吉”,“除虫是明智之举,只要早动手”。孩子们一个个点燃鞭炮,扔到墙角下,喊着“虫蚁被寒芒吹直了”。

据说南方有许多昆虫和蛇,它们经常毒害人民。只有斋戒念佛的老尼姑不受伤害。人家求老倪指点。老倪说:“用石灰把房子围起来,可以防止昆虫和蛇进入房子。这是佛陀“画地为牢,不得入内”的佛法。"

蛰后几天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戌日,这在古代被称为“社日”,长沙县的农民人人都参加社祭,“以收割来年的庄稼”。《荆楚年谱》云:“社交日,左邻右舍组成宗族协会,宰杀动物,囚禁,以栖于树下。先祭神,再享受。”这一天,古人先祭山珍海味,再分供品,最后自娱自乐。有句话叫“一个国家的人都是疯子”。民国以前,中国南方的地方农村社区都是裁员种田,避免破土动工。有酒有菜,祭拜公社妇女,击鼓烧纸,有的搭台唱戏,称社戏。大家都在喝酒,所以有“牛歇谷雨”的说法。

春分

3月20-22日交节。长沙昼夜相等,有句谚语:“春分秋分昼夜等分”。此时农作物生长迅速,有句农民谚语“春分麦起,一瞬值千金。”从春分开始,进入春耕的繁忙季节。春分的这一天应该会下雨。老话说“春分有雨时,病人稀少。”春分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预防疾病的重要节日。一些危重疾病能否治愈,取决于春分时节是否出现转机。

长沙县流行一个有趣的民俗,那就是“春分立蛋”。为什么要在春分那天立鸡蛋?据说这一天是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的一天,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据专家介绍,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相等的一天。地球地轴的66.5度倾斜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正好处于一种力量相对平衡的状态,非常有利于卵子的竖立。

纯亮度

4月4-6日交节。清明时节天气渐暖,长沙县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如果清明是农历二月来的,就要晚种粮食,如果是三月来的,就要早种。农业谚语说:“二月下旬播种,三月上旬播种。”此时夏秋作物要及时播种,农业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前后,浸种育秧。旧社会不允许妇女翻种子,孕妇、经期妇女禁止进入浸种现场。种子用温水浸泡后,在木桶或篮子里发芽。催芽过程一般由有经验的农民主持,人工测量温度,防止“烧芽”和“无热风”。

同时,要及时饲养牲畜,将鱼苗从小池塘搬到大池塘。农民老到可以在清明节插柳,预测水旱灾害。如果插柳后下雨,春夏会有洪水。女人把柳树贴在发鬓,说可以辟邪防老。所以民间有句话叫“晴天不穿柳,美人成头。”农村妇女和儿童采摘嫩艾叶、西梅穗、磨碎的油菜籽和米粉一起吃,俗称“吃青”,吃“艾叶子粑粑”。还有“清明吃青,步履轻盈”的说法。

清明节前后,长沙常有寒潮暴雨,发生在农历二月上旬,称为“陆暴”,二月十九日前后,称为“观音暴”。风暴时间的准确性不会超过提前四天或三天。俗话说“前三日,后四日”。农民堵住池塘涵洞,准备蓄水。

清明节前后,城市居民到农村春游,过去称为“踏青”、“寻春”。清明的前三天和后七天去乡下扫墓,俗称“吊坟”。扫墓时要铲除坟台上的杂草,插上“挂山条”,用三个祭祀器皿祭奠坟墓,以示“慎追远方,缅怀先人”之情。

谷雨

4月19-21日交节。今天是牛神谷雨的生日。这一天,牛不是用来耕田的,也喂精饲料,有的甚至煮甜酒喂鸡蛋。正所谓“牛歇于共雨,人歇于社(日)。”有的还拜牛王菩萨。

谷雨又称茶节,俗话说:“谷雨中,谷雨中,采茶好为雨。”之前谷雨采摘的茶叶嫩香,口感最好,所以谷雨品尝新茶,并从中学习。长沙县茶农在谷雨前采摘名为“谷雨千茶”,俗称“白芽茶”,茶香馥郁。谷雨中的后花称为“谷雨后茶”,茶略苦呈黄棕色,由茶厂收购加工。

早稻发芽时,可以在晴天播种在泥里。农业谚语说,“晴天播种,谷雨播种”。播种的时候习惯不跟人说话不回头。播种后不要敲空筐。播种后要将鱼、猪尾巴煮熟作为供品,放在秧田旁边供奉芒种神,以祈求“秧壮如猪尾巴”,并竖立稻草人或旗帜,防止飞鸟啄食。剩下的芽粒晒干磨成粉做成“粑粑”,香甜可口。

在谷雨的这一天,如果天气闷热,青蛙会叫,这是寒流的先兆。正如农民所说,“谷雨的麻会树皮,三种庄稼会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35545.html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