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4号线线路图(深圳地铁13号线线路图)

据深圳铁路集团消息,9月23日,地铁14号线完成了为期30天的空调试。在正式开通运营前,还需要经过专家评估、试乘等重要环节。各项运营指标达标后,将按计划于10月28日正式开门营业。

届时,全长50.32公里的深圳地铁14号线和11号线福田-岗厦北区将实现两条快线的无缝换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深圳目前最长的在建轨道交通线路,也是盾构机数量最多的轨道交通线路。从管理到施工各方面创新20余项,以创新和品质为地铁建设树立了标杆。

中国首次应用

破解“先隧道后站”难题

2020年1月,为进一步满足市民就医需求,地铁14号线深圳市肿瘤医院旁新增张北站。

但由于线路穿越地面,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表风险源多,生长区域多,盾构施工面临很大困难。

四号线张北站(施工现场航拍)

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深圳地铁采用“先隧道后站”的施工方案解决,即采用先小盾后大盾切割玻璃钢节段的施工方法,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该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于地铁建设,填补了国内盾构施工领域空的空白。与传统的地下开挖方法相比,该方法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成本低、速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四号线张北站(施工详图)

一大两高三难四复杂

大运城综合交通枢纽

龙岗区大云综合交通枢纽体量大,地上钢雨棚“湾区之舞”造型复杂。枢纽工程在业内被称为“一大工程”、“两高工程”、“三难工程”、“四复杂工程”。

“第一大运”即大运枢纽建成后将是深圳东部最大的交通枢纽;“次高”是因为既有高架线和地铁3号线在此附近,施工安全风险极大;“三难”是时间紧、协调难、设计结构难;“四复杂”是指由于反复的交通疏解、搬迁等,工程接口和施工技术要求复杂。大运中心建设期间。

此外,大运中心“湾区共舞”的设计理念要求钢结构呈双曲线形状,不仅在设计上需要提高精度,在安装上也要求控制精度,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最终,通过齐心协力,大运枢纽创下纪录,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超大型基坑开挖,6个月开挖86万立方米,5个月完成6个标准站主体结构施工。同时,重达144吨的主梁在既有地铁车站上方一次性吊装成功,施工难度和危险系数均位列国内第一。

VR虚拟现实技术的综合应用

许多创新已经转化。

针对建设规模大、盾构资源投入大、工期紧、快线建设标准高、沿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地铁14号线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制定了安全文明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点等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文件,并逐一落实。

在管理方面,VR虚拟现实技术在铁路线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立了综合信息管控平台,使轨道区域的管理更加智能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4号线阜新停车场管线区

建设中,深圳地铁根据重难点和科研需求,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该项目不仅成功应用了国内首台EPB/TBM双模盾构机,还建立了数控钢筋集中加工配送中心和生产指挥中心。采用行业领先的预制轨道床板生产工艺,工厂化流水机组,日均产量可达100块。而且在预制轨道板智能化制造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了一系列新型铺轨架设工具,创新性地采用了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逆筑法”施工工艺。

四号线阜新停车场控点室

【作者】郑怡玲

[图片来源]深圳地铁

[作者]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4467.html

      
上一篇 2022-10-12
下一篇 2022-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