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吴凯
“太大了,报名的人太多了。”四川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陈凡(化名)说。
不久前,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比亚迪与四川大学联合举办了一场“比亚迪大学生活动”。这个集宣讲、展览、招聘为一体的活动,参与者众多,很多同学甚至当场拿到了比亚迪的秋季优惠。

“传道者说(比亚迪)今年计划招聘3.5万应届毕业生,现在已经签订了1.8万的校招三方协议。”陈凡向时代财经透露,比亚迪在此次活动中签约了140多名应届毕业生。根据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不同,校招的薪资也不同,最高薪资接近40万元。
比亚迪在川大的宣传活动只是其招聘市场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随着旗下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热销,比亚迪在人才招聘方面也加大了力度。就应届毕业生招聘水平而言,仅今年9月份,就有2万名2022届毕业生加入比亚迪。随着2023校招的开始,比亚迪对年轻血液的渴望还在继续。
比亚迪加速抢人与以往应届毕业生涌向互联网巨头不同,近两年,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站在风口上的赛道正在形成新的人才虹吸效应。据猎聘发布的《2022年全国青年人才就业趋势洞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投简历人数同比增长16.33%。
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企业间对人才的争夺也在加剧。《2022年第三季度中高端人才就业数据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新增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46.56%。根据2016年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5年,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120万人,人才缺口将达到103万人。
据悉,2021年以来,以“威小李”(蔚来、Xpeng Motors、李)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以及各大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开启了诸多工作岗位,包括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驾驶舱等领域。其中,2021年“韦小立”员工总数增加约2万人,翻了一倍多(数据来源:2021年企业年度财务报告)。
然而,到了2022年,之前在招聘市场颇为活跃的造车新势力,年内却有多个岗位停止校招或缩减招聘规模的消息。据多位参加比亚迪校招的应届毕业生透露,时代财经表示,今年在国内汽车行业,比亚迪应该是最大的招聘方。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自今年9月开启2023秋季招聘以来,比亚迪已在国内数十所高校公示招聘,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Xi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本月3日,一名自称参与比亚迪秋季招聘的匿名学生在其校园论坛上透露,今年比亚迪校招HC(人头数)达到史无前例的3万人,其中包括1.5万个原本用于社会招聘的名额。另外,比亚迪明年春招的时候会补一些名额。
这个毕业生获得的数据与陈凡获得的数据接近。时代财经向比亚迪询问招聘规模,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方并未回复。事实上,如此大的校招规模,已经超过了很多头顶造车的新生力量的员工总数。以蔚来为例,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蔚来汽车员工总数为15204人。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发布了多种类型的招聘岗位,办公地点覆盖国内多个城市。
比亚迪在官网的招聘页面显示,比亚迪目前面向全球高校公开招聘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不仅面向机械、计算机、自动化等工科毕业生,还面向工商管理、金融、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等人文社科、经济学毕业生,部分岗位甚至不限专业。
与毕业生专业种类繁多、跨度大相对应的是,比亚迪在目前的校招中,职位种类繁多。比亚迪提供的一份文件显示,目前比亚迪共有24大类、近1000个子类岗位,涵盖技术研发、设计开发、制造、运营项目、功能销售等多个领域。同时,上述职位覆盖深圳、惠州、Xi、上海、重庆、北京、长沙等国内外数十个城市。
“点击就送”?年薪最高近40万元比亚迪加速抢夺的背后,人才也在加速涌入这家企业。比亚迪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仅今年9月,就有2万名2022届毕业生加入比亚迪。
根据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研究所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比亚迪2022年秋季招聘已收到20万份简历。其中,新员工中的清北毕业生数量超过了比亚迪20年以上的清北毕业生存量。11月16日,比亚迪向时代财经证实了这一数字。
据多位受访者反映,今年秋季招聘时,比亚迪部分招聘流程被简化,或因招聘规模较大,报名人数过多。
港大学生雷寒(化名)告诉时代财经记者,今年9月底,他向比亚迪递交简历15分钟后,相关人员就打来电话要求面试。“简单了解一下,就说面试过了,等HR来谈工资。”雷寒说:“这简直太可怕了。”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安(化名)也被比亚迪面试过。据她说,比亚迪HR跟她聊了十几分钟,第二天就发邮件让她填材料,申请offer。“真的是点击发送(指点击申请位置,比亚迪会发送offer有的学校招生是用来形容比亚迪求职简单快捷的!”
事实上,比亚迪在学校招聘时“点击即发”的现象相当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聘比亚迪的职位很容易。
时代财经在调查参加比亚迪校招的几十名应届毕业生的应聘情况时,发现“点击发送”只存在于985和首批211院校的少数优秀毕业生中。普通本科院校或排名较低的211院校的毕业生,在参加校招时,仍有较大概率被“刷掉”简历。不仅如此,比亚迪对应届毕业生的薪酬也与事业单位的级别密切相关。
图像源网络根据网上流传的一份比亚迪校招薪资标准,比亚迪给毕业生的薪资取决于所在机构的级别和学历,差距也非常明显。业内俗称“批发价”:比如非本科双学位毕业生年薪大致在9万元;C9重点985院校硕士毕业生年薪在32.6万-40.8万元之间。此外,博士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更高。
多位受访者表示,对于制造业来说,比亚迪的校招薪资标准在行业内颇具竞争力。
时代财经向比亚迪询问这一薪资标准,但对方未予置评。但根据时代财经咨询的部分应届毕业生薪资情况,比亚迪给上海交通大学(C9学院)一名硕士毕业生开出2万元/月的薪资,绩效1.36倍,全年12个月月薪,整体薪资32.6万元(不含年终奖);一个北京理工大学(普通985院校)毕业生的工资是15000元/月,绩效1.36倍。全年月薪24.48万元(不含年终奖)。
大举校招背后的隐忧和机遇在业内看来,大规模扩招的背后,还是来自比亚迪不断创新的销售业绩和不断扩大的业务布局。
乘联会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0月,比亚迪连续第二个月突破月零售量20万辆,也连续四个月超越一汽-大众成为月销量最高的国内车企,与一汽-大众的年度累计销量差距也缩小至11.9万辆——一汽-大众年内累计销量为148.2万辆,比亚迪为136.3万辆。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比亚迪今年有可能超越一汽大众成为国产车销量第一。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摄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对比亚迪工厂的制造和质检人员数量有直接的拉动作用。比亚迪新能源品牌、车型、技术和海外市场的扩张,大大增加了其对R&D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央视新闻联播数据显示,今年年底比亚迪员工数量将达到65万人,每年新增近28万人。
但在经历了互联网行业的快速成长和调整后,很多大学毕业生对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些谨慎。
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最近接受了比亚迪深圳规划院智能驾驶部门的算法工程师,他表达了对时代财经的关注。在他看来,企业大规模招聘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好事——去年秋天,他的一位学长收到了一家新势力企业的offer。但今年4月,公司以业务调整为由“毁约”,影响了学长的求职进程。
很多企业大规模招聘,然后大规模裁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就业规划。他告诉时代财经。
但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业务量稳定、核心技术和制造能力更多的比亚迪,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更高。
“新车车型和资金流相对有限。一款车型的市场表现可能直接决定一个部门或者一个项目的成败。”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季对说:“如果否定了原来的战略方向或经营计划,这些部门的员工就会成为新生力量的负担,存在被裁员或裁员的风险。”
在季看来,比亚迪目前业务运营良好,技术储备雄厚,行业前景乐观,抗风险能力明显优于一些造车新势力。所以“大规模招聘,大规模裁员”的可能性并不高。整体来看,比亚迪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根据北方工业大学提供给的数据,该校2021届毕业生中,已有12人申请到比亚迪工作。2022年,这个数字增加到25个,增加了一倍多。
同时,截至今年10月底,比亚迪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已经超过年初制定的110-120万辆的目标。如此高速的增长,让很多券商一再更新对比亚迪2022年全年销量的判断,从150万到180万,再到200万。
一方面券商看好,但比亚迪的交付速度和产量才是影响全年销量的关键因素。在今年9月的一次电话会议中,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透露,目前手中还有70万辆订单,交付周期为4-5个月,力争年底实现月交付28万辆。从目前比亚迪每月的交付趋势来看,今年比亚迪实现180万辆销量的可能性很大,但实现200万辆销量的难度也很大。
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比亚迪需要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
“比亚迪整体员工数量已经达到60万人的水平,所以校招规模虽然比其他同类企业大,但对比亚迪整体来说只是一个合理的补充量。”纪洪雪告诉时代财经:“如果学校招聘3万人,只占员工总数的5%,对于业务规模和海内外布局都在快速增长的比亚迪来说,这是一个合适的招聘节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reetrip88.com/baike/178273.html